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闲暇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郭星华
胡文嵩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1,共5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基金
"边缘群体的社会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01JAE0840005)
关键词
闲暇生活
农民工
市民化
“民工潮”
城市化进程
农村人口
进城务工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8
同被引文献
282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参考文献
6
1
郑杭生.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
.甘肃社会科学,2005(4):4-8.
被引量:282
2
王琪延等.北京市居民闲暇时间分配研究.第一届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2003
3
[英]阿.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
郭星华,杨杰丽.
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57-62.
被引量:67
5
朱力.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
.江海学刊,2001(6):48-53.
被引量:160
6
京劳社资发[2005]86号文件.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李强.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被引量:165
2
郑杭生,吴力子.
“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定县再调查告诉我们什么?[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5):46-58.
被引量:34
3
俞弘强.
中国政府与农民关系研究述评——对当代中国社会学学者相关成果的考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35-41.
被引量:12
4
[2]R.J.Rummel.Understanding confiict war.电子版.
5
[5]Frank Parkin: "Strategies of Social Cloure in Class of Formation", in The Social Analysis of Class Structure.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 1974.
6
[6]贾春曾.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4-11—30.
8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M].人民出版社,2000.P1-20.
9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2000.P1-30.
10
[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M].,1995..
共引文献
498
1
王君.
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偏见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月刊,2021(20):71-72.
2
刘铮.
从“熟人社会”到“熟人社区”:拆迁安置村民的角色适应与社会融入——以广州市L村为例[J]
.青藏高原论坛,2022,10(3):63-70.
3
史国君,黄海.
“老漂族”市民化机制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19,0(12):61-66.
被引量:11
4
夏志远,周爽.
知识进入乡村:晏阳初新民教育及乡村重构方案探析[J]
.民族论坛,2022(2):50-59.
被引量:2
5
陈功,杨光飞.
美好生活视域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再定位及实现路径[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34(2):41-45.
被引量:1
6
赵俊琪.
非政府组织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
.广东经济,2017,0(9X):171-172.
7
曾国良,王永鸣.
农民工歧视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形象建构[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70-74.
8
袁书华.
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24-27.
9
江立华.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工转型:一个新议题[J]
.社会科学研究,2009(6):80-85.
被引量:31
10
顾天浩,于耳.
冲突与融合——从文化冲突论探析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与预防[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2):84-8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82
1
杨永,朱春雷.
公民参与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
.唯实,2007(6):79-83.
被引量:5
2
张全锋,秦宏毅.
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31-33.
被引量:6
3
陈丰.
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
.社会科学,2007(2):110-120.
被引量:120
4
杨晓丽.
农民工文化生活孤岛化及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探究[J]
.社科纵横,2007,22(10):61-62.
被引量:5
5
陈柳钦.
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理论演进[J]
.经济研究参考,2011(44):15-31.
被引量:34
6
风笑天,赵延东.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质量——对武汉市1008户居民家庭的调查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1997(5):91-98.
被引量:45
7
田凯.
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1995(5):90-95.
被引量:313
8
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被引量:784
9
李强.
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
.学术界,2004(4):7-22.
被引量:145
10
方晓晖.
口服避孕药:羞答答的玫瑰绽开[J]
.中国药店,2004(11):58-6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4
1
袁书华.
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2):24-27.
2
吴祁.
二代移民城市适应性浅析[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9(5):52-54.
被引量:2
3
郭星华,王希.
农民工的心理灰度与日常生活[J]
.学海,2009(6):90-94.
被引量:8
4
谭晓静,许宪隆.
城市互动中的“80后”女工——卡铺工作史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11-19.
被引量:1
5
李俏,张波,王建华.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超越——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的调查发现[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80-86.
被引量:5
6
杨嫚.
消费与身份构建:一项关于武汉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使用的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8(6):65-74.
被引量:35
7
易新涛,李林根.
浅议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J]
.消费导刊,2012(3):45-45.
8
武俊青.
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2,31(3):153-155.
被引量:6
9
汤梦君.
在业流动人口的休闲生活研究[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2,31(3):162-165.
被引量:5
10
孙文中.
现实身份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探析[J]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14-18.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赵莹,刘方宇,黄旭.
屏幕时代的娱乐: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休闲时空行为的感知制约研究[J]
.华南地理学报,2023(1):92-100.
2
汪建华,郭于华.
作为主体的消费者和使用者——新生代农民工与信息技术[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0(1):1-17.
被引量:3
3
孔艳芳,周凤.
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与社会融合研究——基于多层非线性模型的经验论证[J]
.劳动经济评论,2020(1):20-41.
被引量:1
4
郭习松,Li lifeng.
全媒视域下涉农媒体转型与乡村舆论引导[J]
.中国农村研究,2022(2):325-347.
5
孙萌,刘汉文,张春敏.
金融危机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思考和理性选择——以威海高区劳动力转移状况为例[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3):262-263.
6
李鑫健,郑慧.
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卷化”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6):258-259.
被引量:8
7
王振卯.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31(5):72-77.
被引量:25
8
郭星华,王嘉思.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推拉之间[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5-10.
被引量:25
9
谭晓静.
共生视角下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6):85-88.
被引量:9
10
石宏伟,阮荣.
从“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发看劳动力资本管理[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1):48-52.
被引量:9
1
吴秀云,郭浩淼.
当代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状况调查[J]
.当代经济,2013,30(15):38-41.
2
王春红,郝彦革.
基于“三农”问题的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
.大众商务,2010(8):11-11.
3
毕海静.
乡镇公务员闲暇生活的问题与对策[J]
.青年与社会,2013(2):188-189.
4
夏龙梅.
新农村建设中兵团团场职工闲暇生活现状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2008(4):6-8.
被引量:1
5
我国未来20年每年千万农村人口进城[J]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7(20):8-8.
6
叶飞.
延安城乡统筹发展加速[J]
.当代陕西,2010(11):24-25.
7
钟沛林,杨继伦,郭苦成.
推进四川省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初探[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12X):13-15.
8
杜慧莲.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中等职业教育[J]
.现代农业,2007(5):50-50.
9
崔高清.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J]
.农业经济,2003(5):18-19.
被引量:13
10
贺雪峰.
当前中国需要稳健的三农政策[J]
.文史博览(理论),2016(2).
人口研究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