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表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哲学一直从理性化的角度把握思想中的时代。从这个角度看,改变传统的社会发展观,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表征;以农民为中心的农村发展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
曹典顺
刘天喜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0,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秘--马克思理论的新解读>基金项目(05ja710016)
关键词
新农村
社会发展
农民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48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9
1
.[N].人民日报[N],2004—09—2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文件汇编(1958-198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2.
9
康德著 关文运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122-123.
共引文献
4483
1
张明伟.
军队干部道德建设方式创新思考[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18-22.
2
张春姣.
社会主义的历史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生[J]
.学习与探索,2004(4):5-7.
3
刘永军.
论顾准的史学思想[J]
.学习与探索,2004(4):125-128.
被引量:1
4
李默海.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中国现代国家之建设[J]
.求实,2004(8):4-6.
5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6
黄大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性解析[J]
.求实,2004(8):15-17.
7
李曜,刘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现代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4-57.
8
吴晓东.
制度变迁视角下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J]
.财经科学,2004(5):101-103.
9
黄顺基.
问题、逻辑与理论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34-40.
被引量:9
10
卫兴华.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41-4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
.学习导报,2005(11):4-13.
被引量:46
2
苏力华,刘后根,林斌.
矛盾与对策: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分析[J]
.农业经济,2007(1):55-56.
被引量:14
3
马晓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J]
.四川农场,2007(1):1-5.
被引量:3
4
郝会龙.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6-4-23.
5
彭冰冰.
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环节与三个纬度[J]
.兰州学刊,2008(6):29-31.
被引量:1
6
吕洪良,吕书良.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
.中州学刊,2009(1):21-24.
被引量:109
7
李永生.
刍论大学生村官与实现我国农村善治[J]
.理论导刊,2010(4):76-78.
被引量:9
8
李锐.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9):178-179.
被引量:6
9
方守湖,叶昕.
论大学生村官的文化传承[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0(6):74-7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刘春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07(7):137-139.
被引量:5
2
郭森.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功能[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84-86.
被引量:2
3
李冬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B):206-20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孟祥林.
新农村建设的品牌策略分析[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23(1):73-77.
被引量:3
2
孟祥林.
新农村建设支招:八管齐下新主张[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3-77.
被引量:3
3
孟祥林.
新农村建设支招:八管齐下新主张[J]
.学习论坛,2008,24(4):53-56.
4
宋亚飞.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4):118-120.
被引量:2
5
滕长江,周亮亮.
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6):49-51.
被引量:2
6
牟丹,王超,李雪艳,张颖.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建设的作用研究[J]
.今日中国论坛,2013(7S):72-73.
7
杨杨,吴珍.
立足科教兴农 服务现代农业[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2X):188-188.
1
王鹤.
浅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
.经贸实践,2016,0(8X):210-210.
2
呼声:新农村建设要改变农村发展观[J]
.乡镇论坛,2007(07S):5-5.
3
杜立芳.
略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若干依据[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3-17.
被引量:1
4
姚洋.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观的转变[J]
.学习与探索,2007(2):140-146.
被引量:6
5
任玉岭.
新农村建设:慎防重演“四多四少”[J]
.同舟共进,2006(4):10-11.
6
王盛开.
邓小平的农村发展观论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21(1):6-10.
7
邱高会,李智.
论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
.甘肃农业,2006(7):151-152.
8
胡国权,梁祖江,文叶飞.
“乌江明珠”——思南县“十二五”绽放异彩经济社会发展观察[J]
.当代贵州,2015,0(50):94-95.
9
康文杰,石德金,余建辉.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机制探讨[J]
.发展研究,2005,22(8):45-46.
被引量:1
10
张晓强.
加快信息化进程 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J]
.中国经贸导刊,2007(10):6-6.
理论导刊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