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二经命名含义及其与脏腑阴阳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二经命名含义及其与脏腑阴阳的关系探析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沈雪勇十二经脉中各经的名称都包括手足、阴阳和脏腑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各自都有特定的含义。《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说明脏腑和四肢都是经脉的组成部分,...
作者
沈雪勇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天津中医》
1996年第6期33-33,38,共2页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十二经脉
命名
脏腑阴阳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9
1
邸若虹,何新慧,李永健,崔花顺.
《内经》中肺系统相关病症的整理与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5,4(6):19-21.
被引量:3
2
贾君君,陈旭,解秸萍.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概况[J]
.中医药学报,2006,34(3):23-25.
被引量:24
3
裴静波.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和应用[J]
.江西中医药,1996,27(5):55-55.
被引量:4
4
陈海龙,关凤林,闻庆平,李海龙,尚东.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和现代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9):71-73.
被引量:36
5
张登本,孙理军,李翠娟.
论五行理论在《黄帝内经》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1):13-18.
被引量:16
6
喻自成.“脏腑相关论”探讨[J].中医药学报,1984,(5):28-28.
7
周友龙.阴阳互刺法治疗癫痫60例[J].医学期刊,2000,41(7):22-22.
8
刘菁,李秀美,徐宏举.
从脏腑结构学基础论人体阴阳交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61-364.
被引量:1
9
杜毅,孟凡红.
“肺与大肠相表里”探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2):51-53.
被引量:5
10
陈宪民.
络病初探[J]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8):341-34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
1
倪新强,韩新民.
“肺与大肠相表里”发生学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5):1-3.
被引量:12
2
杨胜兰,李道本,吴嫣然.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75-477.
被引量:12
3
李铁浪.
浅析阴阳学说在针灸学中的运用[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3):41-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李永乐,翟双庆.
中医五脏理论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299-1306.
被引量:8
2
倪新强,韩新民.
泻肺平喘灵及其拆方对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1,52(18):1593-1596.
被引量:3
3
陈显韬,杜位良.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2012,14(5):761-763.
被引量:5
4
杨胜兰,李道本,吴嫣然.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75-477.
被引量:12
5
蔡琦玲.
“肺与大肠相表里”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2):49-52.
被引量:4
6
孟笑男,姜楠,於堃,王居易.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探讨[J]
.北京中医药,2013,32(10):771-772.
被引量:6
7
邢玉瑞.
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述评(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6):6-8.
被引量:2
8
李胜男,张怀亮.
中医阴阳学说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02-204.
被引量:12
9
谢胜,韦金秀,周晓玲,侯秋科,刘园园,欧阳波.
背俞指针疗法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俞穴选择初探[J]
.河北中医,2015,37(1):85-87.
被引量:8
10
楼黎明,胡丹丹,陈素珍,王世强,黄立搜.
通腑泻浊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5,17(6):928-929.
被引量:3
1
秦克枫.
对当归命名含义及其药理学特点的认识[J]
.中医正骨,1999,11(1):59-60.
被引量:7
2
张树剑,赵京生.
督脉名考释[J]
.中医研究,2008,21(4):59-61.
被引量:4
3
陈然然,刘延祥,郭永明.
古代星象文化对中医针灸学穴名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4):166-166.
被引量:1
天津中医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