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容置疑,国家公布毕业生就业率,主要是出于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对大学办学质量进行督促的初衷。但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率被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办学优劣和校长管理政绩的重要指标.片面追求就业率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那么,“就业率”对于大学教育究竟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目的?如何理解近年来出现的高就业率下的就业难现象.学校教育又该如何理性看待和处理就业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呢?
就业率意味着什么?作为国家对新生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状况进行分析评估的客观指标.就业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就业率统计和发布的目的在于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提供真实信息.也为政府制定或调整相应政策提供参考。但在现实中.由于片面强调就业率对于学校办学的评价作用.将就业率的高低与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发展和经费分配等因素联系起来.就业率便演变为“学校形象”和“校长政绩”。或是吸引生源的招牌。加之。学校就业率的统计主要是依据学生的签约率.而签约率只是反映毕业生就业动态的一个指标.与实质上的就业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就业率不仅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数量.更不能反映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以及就业交化的状况。如果过于简单地以“就业率”评价学校,或被有目的地滥用.在结果上将使学校被“就业率”牵着走,而背离学校教育的育人目的;越来越失去其客观真实性的“就业率”.也将误导政府的决策.将毕业生置于高就业率下的就业难困境。使就业难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出处
《职教论坛》
2006年第10S期1-1,共1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