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36,共3页
The Press
参考文献3
-
1《中国新闻侵权判例》,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
2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第13章,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3张振亮.论新闻采访权的法律解析[J].新闻大学,2003(78):3-6.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12
-
1李良荣,王晓梅.2003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4(80):3-12. 被引量:4
-
2吴飞,白林,鲍璐茜,刘佳,陈珂,李佳颖.2002-2004年新闻学研究综述(下)[J].当代传播,2005(4):12-17. 被引量:1
-
3胡昕.论新闻采访权的概念界定[J].天府新论,2006(B06):207-209. 被引量:4
-
4王心权.略论记者敲诈行为的法律定性[J].人民检察,2007(05S):55-57.
-
5李迎春.徘徊于权利与权力之间——采访权研究述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21-23. 被引量:4
-
6陈小彪,许志敏.新闻监督的法治建构[J].东南传播,2011(2):3-7. 被引量:2
-
7李迎春.新闻采访权涵义与性质初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1):79-84.
-
8李迎春.新闻采访权的基本法理解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9-22.
-
9李迎春.新闻采访权法性质析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5):129-132.
-
10张顺棋.浅析新闻采访权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182-18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3
-
1胡正强,沙永梅.论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2005(6):12-13. 被引量:5
-
2南振中.舆论监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J].求是,2005(12):26-29. 被引量:19
-
3韦尔伯.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54.
-
4吴飞.媒体是“第四权力”的说法不科学[EB/OL].(2009-10-06)[2010-10-12].http://www.1a3.cn/cnnews/xjzl/wf/200910/10366_4.htm.
-
5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Defamation, Franks Committee, Cmna 5909, H. M. Stationery Office, London, 1975, p53, Para. p.215.
-
6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的语境与实践[M]//李咏.舆论监督的法理问题.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32.
-
7马克思,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7-378.
-
8埃佛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王纬,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87.
-
9国际人权法教程项目组.国际人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10陈力丹,易正林.舆论监督中传媒的责任是“监”还是“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1):37-40. 被引量:18
-
1沈善增.谁是真正的产权人[J].检察风云,2004(17):54-54.
-
2铁流.咋拿法律武器[J].政府法制,2005(10):50-50.
-
3刘丽珍.谈法制新闻中案例报道的社会效应[J].内蒙古宣传,1994(2):52-53.
-
4曾亚波.贪官忏悔录的三大看点[J].领导之友,2015(6):33-34.
-
5曾丽.那些日进斗金的“雅贪”官员[J].廉政瞭望,2014(17):11-11.
-
6陈淳安.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检察院公诉案例报道[J].民主与法制,2008(21):70-71.
-
7游伟.“毒驾入刑”之路不该走太远[J].民主与法制,2012(31):51-51.
-
8詹国文.新闻监督是权力还是权利?——预防职务犯罪立法中新闻监督权的表述[J].新闻爱好者,2008(2):28-29.
-
9蒙占敏.名誉侵权:案例报道的雷区[J].律师世界,1998(3):10-12.
-
10叶洪舒.案例报道琐谈[J].新闻窗,1996(1):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