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全国人大常委李连宁解读新《义务教育法》九大突破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8
-
1周永坤.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J].中国法学,1997(1):20-28. 被引量:153
-
2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0-39. 被引量:62
-
3《义务教育法》全面修订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政策方向[J].中国农村教育,2006(10):4-7. 被引量:3
-
4郑春光.试析美国学校财政政策与教育质量提高[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0):80-85. 被引量:3
-
5张乐天.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对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1):82-84. 被引量:24
-
6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2008—12-15.
-
7王胜,郭诺.2008年地方政府教育网站信息公开的质量评估:基于40个省(市)级教育部门的网站调查[G]//丰历东平.2008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88.
-
8林春生.十年铲除'择校风":铜陵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吐)[N].安徽日报,2006-07-09(A01).
-
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的讲话[EB/OL].(2007-10-24)[2009-12-25].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d2007-10/24/content--6938568-5.htm.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邓佑文,李备.义务教育质量的地方立法保障研究——基于省级义务教育地方立法的政策工具分析[J].社会科学家,2024(3):116-125.
-
2郭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法治化:成就、问题与展望[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2(1):88-99.
-
3文红星.近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证分析[J].科教导刊,2014(18).
-
4李宜江,柳丽娜.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若干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5):554-558. 被引量:4
-
5岳侠.西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4):175-176.
-
6李云星,李宜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6):6-10. 被引量:8
-
7李子华,李宜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保障:举措、成就与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4):10-15. 被引量:3
-
8郝盼盼,彭安莉.义务教育法治四十年: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12):107-117. 被引量:4
-
9栗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城乡教师交流问题探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4(4):124-127. 被引量:1
-
10苏春景,刘译徽.“治未病”理念视域下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思路[J].青少年法治教育,2022(5):21-28. 被引量:1
-
1柴葳,储召生.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全国人大常委李连宁解读新《义务教育法》九大突破[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0A):7-9.
-
2李曙光.关于计算机技术与课程结合探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8):226-226.
-
3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2,0(5):50-50. 被引量:1
-
4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新《义务教育法》权威解读:全国人大常委李连宁:新《义务教育法》有九大突破[J].中小学校长,2006(10):4-5.
-
5凌访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初探[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5):161-161.
-
6化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谈高考改革四大趋势[J].宁夏教育,2002(10):4-4.
-
7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全国人大常委李连宁解读新《义务教育法》九大突破[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0B):7-8.
-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工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摘登)[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2(10):17-22.
-
9苏艳玲.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4):27-28. 被引量:1
-
10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学生版),2002,0(5):4-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