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分析——兼评河南省的区域产业素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区域产业制度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3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素质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的产业素质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的产业素质水平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影响其产业素质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组织合理化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较低。
作者
何维达
吴玉萍
刘春波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区域
产业素质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分类号
F127.6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管怀鎏.
论产业素质[J]
.云南学术探索,1997(1):16-22.
被引量:1
2
陈刚.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2003(3):51-54.
被引量:19
3
J.D.Jobson. Applided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 M ]. Springer-Verlag,New York,Ine 1992.35 -67.
4
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6—43.
6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1997-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4—3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殷醒民.
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和资源配置效益[J]
.经济研究,1996,31(1):11-21.
被引量:48
2
提高产业竞争力:浙江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上)[J]
.中国软科学,1997(3):48-5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7
1
李占国,高志刚.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J]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1):25-28.
被引量:9
2
阎威,张兆宁.
空中交通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J]
.控制工程,2007,14(B05):139-141.
被引量:1
3
张平.
提升湖南建材工业产业竞争力对策[J]
.经济地理,2007,27(3):441-446.
被引量:2
4
钱明霞.
常州“十五”期间制造业的评价与分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3):51-57.
被引量:2
5
胡振华,贺艳琼.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69-72.
被引量:4
6
李晓非,韦静.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2):183-186.
被引量:3
7
马骊.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09,25(2):36-37.
被引量:11
8
赵惠芳,赵静,徐晟.
优势产业的测度及其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09,25(6):106-108.
被引量:4
9
黎伟军,黄惠祥.
区域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3):98-102.
被引量:4
10
龙祖坤.
多元文化融合的实证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36-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刘增恒.
论我国产业素质的提高[J]
.当代经济研究,1994(6):44-47.
被引量:3
2
张耀辉.
产业升级与产业素质升级——兼论地区间竞争形成之原因[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1):45-48.
被引量:4
3
吴玉萍,王永保.
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4):14-15.
被引量:5
4
黄溶冰,胡运权.
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算方法-基于熵的视角[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1):122-128.
被引量:30
5
张宁,陆文聪.
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6(2):74-80.
被引量:77
6
汪晓亚.
技术素质在发达国家间同产业贸易中的决定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5):72-75.
被引量:1
7
何维达,吴玉萍,刘春波.
我国区域产业素质水平的综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6,22(13):86-88.
被引量:5
8
何凤霞.
资本市场、产业资本素质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
.北方经济,2006(9):63-65.
被引量:9
9
何维达,吴玉萍.
区域产业素质升级机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13-114.
被引量:2
10
熊彼特.建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
引证文献
3
1
胡益鸣,张夏,林婷.
区域产业素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3):68-72.
被引量:6
2
张靖霞.
产业技术素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北方经贸,2010(3):34-36.
3
王志标,关赛赛,刘冰冰.
涪陵区产业结构状况及其优化方向[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5):77-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郭雪.
在线包装系统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2(22):131-131.
被引量:1
2
邢姗姗.
我国木材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创业家,2012(22):132-132.
3
王静.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固定时序效应计量分析与检验[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31(1):78-84.
被引量:2
4
于彩艳.
我国木材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分析[J]
.赤子,2013(3):180-180.
5
张新芝,李少敏,彭迎丰.
产业转移发生机制与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1):58-66.
被引量:12
6
陈章纯,程典,刘玉宁.
我国木材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06X):33-34.
被引量:1
7
钱兴多,莫国芳.
云南省产业结构时空格局演进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59-68.
被引量:2
8
孙建国,张玮橦,田明甫.
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匹配度分析——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8(6):49-57.
1
李晓非,韦静.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2):183-186.
被引量:3
2
张琳琳,张亚丽.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产业素质水平实证研究[J]
.价值工程,2006,25(3):6-9.
3
胡益鸣,张夏,林婷.
区域产业素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3):68-72.
被引量:6
4
何维达,吴玉萍,刘春波.
我国区域产业素质水平的综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6,22(13):86-88.
被引量:5
5
何凤霞.
区域产业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实证分析[J]
.商业时代,2007(19):81-82.
被引量:4
6
狄煌.
我国行业工资经济效益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1993(Z3):405-414.
7
李钢,黄祖光.
国家机关干部素质评价模型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2(1):93-96.
8
朱勇,张建武.
资本深化、制度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15,0(6):21-26.
被引量:1
9
夏杰长.
《国民经济素质评价与分析》简评[J]
.经济学动态,2005(4):119-119.
10
黄燕,商春荣.
区域产业素质升级:基本涵义与测度指标[J]
.经济师,2001(12):19-20.
被引量:7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