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研究——访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
被引量:5
出处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第10期26-28,共3页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同被引文献37
-
1于法稳,黄鑫,王广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J].中国农村经济,2021(4):85-99. 被引量:78
-
2张树全.利用中小企业集群解决我国三农问题[J].发展,2004(6):59-61. 被引量:6
-
3毛艳华.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J].经济学家,2004(5):63-68. 被引量:11
-
4王霄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业集群建模及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2005,23(3):115-119. 被引量:35
-
5陈敬仁,陆玉麒.建立南京-仪征大型石化基地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6(9):295-296. 被引量:1
-
6李萍.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中小企业竞争战略[J].中国流通经济,2006,20(9):39-41. 被引量:7
-
7尤振来,李春娟.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综述及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24(3):161-163. 被引量:16
-
8王书芳.地区产业结构非正常趋同的危害及其治理[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5):29-33. 被引量:7
-
9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37-43. 被引量:133
-
10杨柳.四川的产业集群发展及白酒产业空间集聚对于城市经营发展的意义[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07,20(4):14-1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5
-
1陈瑜.产业集群与乡镇企业成长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59-60. 被引量:1
-
2李娜.基于集群效应的产业趋同评价[J].商业研究,2010(8):50-53. 被引量:5
-
3龚成.贵州白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探析[J].中国市场,2014(47):67-68. 被引量:8
-
4曲家辉.当代艺术品市场中的“青州模式”内涵蠡析[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9(3):116-122. 被引量:2
-
5周会光,张文莹,高娅,白马伟,王黎,张护.两个典型案例对云南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J].甘肃畜牧兽医,2023,53(2):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刘丹,李世皓,陶长琪.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研究——基于OWA算子的灰色关联模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31(3):24-28. 被引量:2
-
2肖立新.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2):65-68. 被引量:3
-
3郑四渭,刘航,邵玉珍.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述评[J].北方经贸,2015(1):56-59. 被引量:6
-
4卢阳春.西部省域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产业优化配置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5(3):113-120. 被引量:7
-
5张丹丹.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研究[J].对外经贸,2017(5):62-63. 被引量:7
-
6武雅娇.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路径设计——以辽宁省无居民海岛为例[J].对外经贸,2017(5):84-88. 被引量:2
-
7李飘,刘卓,聂小双,冉龙旭,曾欢欢.“互联网+免费”视域下贵州中小型白酒企业的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X):247-249. 被引量:4
-
8李嬴铭,张鲜艳.民族地区乡镇工业经济发展探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09,0(9S):28-29.
-
9詹瑜.贵州仁怀白酒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发展机制及启示[J].酿酒科技,2019(3):131-136. 被引量:8
-
10龙云安,王雪梅,冯果.自贸试验区白酒产业高端集聚研究[J].中国酿造,2020,39(3):202-207. 被引量:1
-
1胡正梁.国外、省外节能减排新动向[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7(7):13-19. 被引量:4
-
2蒋远胜.四川现代农业:四大途径促发展[J].四川省情,2012(11):61-62.
-
3程云杰.向海外解读中国经济的难点和挑战[J].对外传播,2017(1):62-63.
-
4陈高林.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8,0(5):4-7.
-
5胡正梁,王均文.正视收入差距 积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7(4):14-21. 被引量:1
-
6王均文,胡正梁.2004:新年新开拓——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展新思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1):11-15.
-
7卷首语[J].农场经济管理,2009(3):1-1.
-
8张工.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 做好新形势下发展改革工作[J].前线,2008(1):45-47. 被引量:1
-
9胡正梁,王均文.拭目“十一五”[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5(8):4-9.
-
10陈利权.进入中心城市主导阶段的宁波发展[J].宁波通讯,2008(1):2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