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国时期的国立华侨中学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安置大批从东南亚一带归国的侨生,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与教育部先后在云南、重庆与广东设立了三所国立华侨中学,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就学机会,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救济归国难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政府与海外侨胞共同抵御外侮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作者
贺金林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社会科学部
出处
《八桂侨刊》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Bagui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国立华侨中学
救济侨生
侨务政策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G74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贺金林.
太平洋战事前后国民政府救济难侨的活动[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3):34-40.
被引量:12
2
余子侠.
抗战时期国立中学的创办及其意义[J]
.近代史研究,2003(3):80-123.
被引量:9
3
黄绍胤.
诞生于抗日时期的国立第三华侨中学[J]
.八桂侨史,1996(4):52-5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3
1
曾瑞炎.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J]
.抗日战争研究,1994(1):42-69.
被引量:12
2
余子侠.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J]
.近代史研究,1995(6):167-178.
被引量:37
3
陈树人.《非常时期的侨务》[N].《中央日报》,民国31年1月1日第8版.
4
.《行政院关于回国侨民事业辅导委员会组织规程令》[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四)[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73-574页.
5
.《行政院关于紧急时期护侨指导纲要令》[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四)[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78-579页.
6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福建省政府救侨档案史料选》[J].《档案与史学》,1989,(3):7-7.
7
《回国侨民临时接待所接待侨民暂行办法》[J].《福建省政府公报》,(362):4385-4385.
8
.《粤省救济归侨总数已逾五十万人,何彤报告办理经过》[N].《中央日报》,民国31年2月18日第3版.
9
.《福建省救侨工作报告》[A].福建省档案馆编.《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下)[C].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1737页.
10
《粤侨技术人员调查登记任用办法》[J].《广东省政府公报》,(798):6-6.
共引文献
19
1
夏玉清.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南洋难侨的救济与安置——基于云南侨务档案的考察[J]
.中国边疆学,2023(1):381-402.
2
崔丹.
抗战胜利后广东省的教育复员[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32(4):12-28.
被引量:1
3
凌彦.
抗战期间云南省紧急救侨委员会初探[J]
.广东社会科学,2008(4):140-146.
被引量:4
4
贺金林.
抗战期间华侨与国内的垦殖事业[J]
.抗日战争研究,2010(1):58-65.
被引量:3
5
沈惠芬.
故地求存:太平洋战争期间福建的返乡难侨[J]
.世界民族,2011(6):59-68.
被引量:6
6
黄庆林.
国民政府时期广东的两次难侨救济活动[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55-59.
被引量:1
7
凌彦.
二战期间国民政府救助难侨动机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91-96.
被引量:2
8
凌彦.
国民政府两次难侨救济之比较[J]
.广东社会科学,2013(3):129-137.
被引量:4
9
张世慧.
侨乐村:南京国民政府救助难侨措施的新尝试[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3):66-76.
被引量:1
10
周亚东.
南京国民政府难侨救济工作的观察与思考[J]
.安徽史学,2017(4):96-105.
同被引文献
21
1
谢美华.
华侨教育与20世纪初东南亚 华侨民族主义的产生[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1):26-30.
被引量:6
2
方式光.
论陈嘉庚教育思想的特点[J]
.广东社会科学,1990(3):85-90.
被引量:2
3
市川信爱,翁其银.
南洋华侨教育的嬗变[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2(5):33-38.
被引量:3
4
市川信爱,翁其银.
华侨学校教育的国际比较[J]
.教育评论,1989(4):64-70.
被引量:1
5
蒙雅森.
论海外华侨爱国传统的根基[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4):3-10.
被引量:1
6
范若兰.
性别与教育:战前新马华文教育的性别分析[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4):32-38.
被引量:3
7
余定邦.
中华文化、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J]
.八桂侨刊,2005(4):54-58.
被引量:8
8
张赛群.
论国民政府的侨教立案制度[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66-70.
被引量:1
9
别必亮、田正平:《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考察》,《杭州大学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0
沈玉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泉州华侨》,蔡仁龙、郑炳山、梁康生编:《华侨历史论丛》(第3辑),福建华侨史学会出版,1986年.
引证文献
1
1
吴莹.
近代华侨捐资办学的文教理念与文化反思[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5):116-1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睿腾.
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研究——对资金筹措四个路径的检视[J]
.北京社会科学,2019(2):61-69.
被引量:3
2
钮力书,刘运红.
近代华侨华人与祖国体育事业发展[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2):122-132.
被引量:1
1
赵明明.
道德实践周活动对中职学校班风建设的促进作用[J]
.高考,2015,0(6X):105-105.
2
王希.
在“孩子被欺负”时塑造其人格[J]
.启蒙(3-7岁),2007,0(7):22-23.
3
李红.
海外华文教育的春天[J]
.今日中国,2015,0(3):54-56.
4
益群.
台湾试办高职特教班[J]
.世界教育信息,1994,7(7):34-34.
5
台“侨委会”举办泰侨生回台升学考试[J]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04(6):73-73.
6
姜丽芳.
陶行知如何引领我国早期职业教育发展[J]
.兰台世界(上旬),2014(4):47-48.
7
孙钺.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J]
.课外阅读,2014(8):61-61.
8
纪宗安,何万宁.
民国时期华侨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以暨南大学为例[J]
.民国档案,2006(1):123-128.
被引量:4
9
韩克文.
新时期高校成人继续教育班主任工作探索[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5):123-125.
被引量:1
10
鄢礼希.
关于做好电视中专普通班管理工作的探讨[J]
.福建电大学刊,1995(2):17-18.
八桂侨刊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