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刍议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自身内在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结果。本文从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功能,以及它在文学作品和应用语体中的修辞功能。
作者
余波
鲜正确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省巴中市曾口中学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1期71-73,共3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模糊性
语用功能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孟凡菊.
从会话分析看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6):75-77.
被引量:1
2
戴建东.
试论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6):21-25.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何自然.
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
.外国语,1985,8(5):29-33.
被引量:275
2
朱道敏.
英语口语中的you know,you see,I mean,well等[J]
.现代外语,1982,5(2):37-40.
被引量:3
3
钱兆明.
环境和语义[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13(1):53-63.
被引量:17
4
金长辉.
试论英语模糊宾语IT[J]
.现代外语,1990,13(4):32-36.
被引量:1
5
陈林华,李福印.
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J]
.外国语,1994,17(5):55-59.
被引量:175
6
[4]严文清,王迈迈.美国之音英语广播收听指南[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7
[5]Joanna Channell. 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8]赵静.广告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102-119.
9
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
10
Clark,Virginia P. et al.ed. Language Introductory Readings[M]. 3rd Edition. N.Y.: ST. Martin's Press, 1981: 420-421.
共引文献
45
1
党佳,高莉.
美剧《欲望都市》中的模糊限制语探究[J]
.青年文学家,2019,0(20):139-139.
2
王雪玉.
教师模糊语的教学功能[J]
.文教资料,2006(21):126-127.
被引量:2
3
陈黎红.
谈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4(3):43-45.
4
曾文雄.
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发展[J]
.社科纵横,2005,20(2):153-155.
被引量:11
5
曾文雄.
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研究[J]
.外语教学,2005,26(4):27-31.
被引量:43
6
曾文雄.
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3):23-26.
被引量:31
7
王雪玉.
二语课堂教师用语中模糊语的分类及教学功能[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F09):62-63.
被引量:3
8
周红,陈锋.
模糊语言的礼貌表达功能——从遵循礼貌原则角度分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1):94-98.
被引量:8
9
王军,马茂祥.
教师模糊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语用功能[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27-128.
被引量:2
10
毛志荣.
模糊语言探析[J]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41-4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
1
罗雪娟.
模糊语语用功能刍议[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120-122.
被引量:3
2
宋淑琴.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1):117-119.
被引量:7
3
康响英,刘宝岩.
模糊语言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探索,2006(7):67-68.
被引量:9
4
李颖.
模糊语言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及其语用功能[J]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28(5):101-103.
被引量:1
5
演克武,朱金福,何涛.
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决策过程中的不足与改进[J]
.统计与决策,2007,23(9):10-11.
被引量:27
6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代应,宋寒,李海燕.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127-130.
被引量:15
8
刘晓凤.
基于AHP模型的财经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3(4):45-50.
被引量:8
9
张云丰,王勇.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诊断[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64-69.
被引量:3
10
董素芹.
蓉欧+战略背景下四川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10):152-15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周睿.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语用功能[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47-49.
2
张云丰,桂云苗,王勇.
专业评估导向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3):132-140.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吴传良,裴磊磊,李方虎.
应用型高校物流工程专业三维一体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0):172-174.
被引量:1
2
王喆.
基于需求耦合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四川旅游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为例[J]
.物流科技,2020,43(12):164-168.
被引量:4
3
张俊杰,杨利.
基于QFD理论的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模型构建及提升对策[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4):130-140.
被引量:5
4
翁世洲,朱俊,王超.
基于职业技能的物流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J]
.物流科技,2021,44(8):172-176.
被引量:1
5
张衡.
物流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定位的探索及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65-167.
6
谢友财.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4):184-186.
被引量:2
7
王喆,甘俊伟,杨晗,黄娟,许丽娟.
双轮驱动下冷链物流一流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140-143.
8
穆春晓.
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J]
.知识经济,2023(15):131-133.
9
廖思敏.
职教生态系统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应为、难为与能为[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2(3):130-140.
被引量:5
10
岳敏.
新文科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J]
.科技资讯,2023,21(23):1-3.
1
刘玉章,高玲.
试谈应用写作的语体特征[J]
.应用写作,2000(3):5-7.
2
常焕辉.
重视语体多样性,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文的阅读能力[J]
.校园英语,2016,0(3):4-5.
3
程志兵,赵红梅.
《人类语言的大趋势》一文质疑[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31-34.
4
李济中.
比喻与各种语体[J]
.当代修辞学,1989(4):4-6.
5
顾兴义.
应用文的语体特点[J]
.写作(中),1995,0(1):37-39.
被引量:1
6
应利,叶秋生.
浅谈唐诗中的颜色词“青”[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3-86.
被引量:5
7
田式国.
对外语学习对象的认识[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103-105.
8
王爱霞.
模糊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1):55-55.
9
介云.
篇章结构与句子和词结构的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2(5):6-11.
10
鲁素霞.
现代汉语“凡是”的语用特征及认知解释[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3):40-43.
被引量:1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