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9-50,共2页
Archives & Construction
二级参考文献7
-
1明德祥 于世江 等.PowerBuilder8.0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
2房育栋,电子学报,1997年,24卷,1期,28页
-
3皮明红,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7年,2卷,5期,314页
-
4郑叔芳.测试实验室集成信息系统[J].测控技术,1998,17(4):29-30. 被引量:1
-
5王文利,段宝岩,刘宏.基于网络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J].制造业自动化,1999,21(4):32-35. 被引量:30
-
6张莉,袁楚明,陈幼平,周祖德.设备远程诊断系统的建立及实现技术[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12):50-52. 被引量:18
-
7刘根旺,赵利军,马瑞萍.测试仪器的发展及其对军用测试领域的影响[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1,9(2):1-2.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18
-
1郑继文,吴吉义.基于VI的C/S/B混合模式远程实验教学平台[J].微型机与应用,2007,26(S1):217-219. 被引量:2
-
2冯军.关于无人值班遥视系统的研究[J].农家科技,2011(S1):68-68.
-
3刘丙真,贾海波,张优云.AppletVIEW在远程实验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3,22(6):30-32. 被引量:2
-
4田斌,王殊,阎毓杰.基于Internet的远程实时实验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26(4):78-80. 被引量:4
-
5郭峻.基于网络的结构远程试验系统的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04(4):52-56.
-
6潘飞,杜建华.多媒体监控系统的实现及多播技术在其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12(7):47-49.
-
7丁勇,吴庆宪,胡寿松.基于数字传感器的分布式远程温度测控系统[J].传感器技术,2005,24(4):40-41. 被引量:4
-
8郭峻,郑旭.基于网络的结构远程试验系统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31(4):22-25.
-
9何祥,吴庆宪.基于C/S与B/S模式的远程控制实验系统[J].电光与控制,2005,12(5):86-89. 被引量:17
-
10杨越,彭辉.基于Internet的DSP多对象远程实验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15(4):438-44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60
-
1潘轶.浅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J].魅力中国,2008(1):82-83. 被引量:1
-
2郝嫩月.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策略[J].黑龙江档案,2008(3):23-23. 被引量:4
-
3许昌国,李现红,刘晓萌.浅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利用[J].山东档案,2009(2):34-35. 被引量:7
-
4周学欣.构建高校学生信用档案体系探析[J].陕西档案,2006(2):9-10. 被引量:2
-
5王守杰.转型社会诚信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河北学刊,2015,35(2):145-149. 被引量:2
-
6亚当·B.赛里格曼,陈家刚.信任与公民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5):50-57. 被引量:19
-
7崔光霞,杜春华,陆相萍,鲁金秋,张政龙.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3):45-47. 被引量:7
-
8邓娌莉.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诚信档案建立[J].办公室业务,2012(1):57-57. 被引量:2
-
9王键,陈爱.关于建立与管理高校学生档案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6,8(2):149-150. 被引量:15
-
10王再峰,林伟.信用档案:财富“根”的呵护[J].理财(市场版),2006(1):18-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9
-
1闫彩红.近十年来大学生诚信档案研究综述[J].全国商情,2009(20):126-127. 被引量:6
-
2闫娜好.浅析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85-85.
-
3闫娜好.浅析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180-180.
-
4江义知,朱腾.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4):88-90. 被引量:8
-
5张晓燕.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9-150.
-
6张培卫,孟飞飞.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86. 被引量:2
-
7李梅香.关于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8S):81-82.
-
8王云庆,王宁.近十年来大学生诚信档案研究评述及展望[J].北京档案,2016(2):17-20. 被引量:5
-
9王秀梅.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J].兰台内外,2019(9):40-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3
-
1刘洋,邹林林,李东泽,张喆,宋德群,刘丽霏.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95-100. 被引量:1
-
2崔国富,袁冬梅.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5-30. 被引量:32
-
3王志华.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初探[J].科技信息,2012(16):31-31.
-
4林海峰.建立诚信档案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兰台世界(中旬),2013(6):55-56. 被引量:1
-
5韩红磊.大学生电子诚信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世界(中旬),2013(7):90-91. 被引量:4
-
6刘国威,陈莉.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建立诚信档案的构想[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3):114-115.
-
7蔡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若干思考[J].兰台世界(中旬),2015,0(3):91-92. 被引量:7
-
8张晓燕.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9-150.
-
9刘崇富.大学生诚信档案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37(2):98-101. 被引量:2
-
10张培卫,陈明兵,孟飞飞.国内外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成功经验及对贵州省高校的启示[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6):76-79. 被引量:5
-
1张金俊.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55-57. 被引量:2
-
2冯国瑞.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3):51-53.
-
3张丽.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价值工程,2013,32(29):283-285.
-
4张荣岳,王建蓉.档案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作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108-109. 被引量:2
-
5徐亚群.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究[J].统计与管理,2014,0(8):159-160.
-
6黄恒娥.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管见[J].文教资料,2011(27):161-162.
-
7张淼.对独生子女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1):193-193.
-
8王锐兰.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目标的社会导向——高校办学方向的社会学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1(1):59-62.
-
9刘凯峰.高等中医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社会学思考[J].成功,2013(5):150-151.
-
10李寅滢.一样的蓝天,不一样的童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成人高等教育,2008(2):4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