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门“夜宴”:何以风情映悲欢——对话冯小刚
被引量:7
出处
《电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1,共6页
同被引文献21
-
1查培德.关于哈姆雷特延宕问题的争论及其分析[J].外国语,1986,9(6):66-70. 被引量:14
-
2轩晨.每天什么时候把工作做完才算结束 林建岳:“我是中国电影的一部分”[J].新商务周刊,2013,0(22):53-55. 被引量:1
-
3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J].艺术导刊,2001(4):9-12. 被引量:15
-
4徐皓峰.张艺谋的淫巧奇技 评电影《十面埋伏》[J].电影艺术,2004(5):73-76. 被引量:1
-
5冯小刚,葛优,王中军,王中磊.大腕谈《大腕》[J].电影艺术,2002(2):47-52. 被引量:5
-
6许兵.浅析《大腕》营销策划的成与失[J].电影艺术,2002(3):20-22. 被引量:1
-
7朱靖江.《十面埋伏》何来“惜败”?[J].中国新闻周刊,2005(4):62-63. 被引量:1
-
8张玲.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J].电影,2002(4):4-6. 被引量:21
-
9张燕,唐宁.聚焦香港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访寰亚娱乐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庄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6):66-71. 被引量:3
-
10周黎明.冯小刚拿《夜宴》过把瘾[J].中国新闻周刊,2006(35):68-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孙琪.《夜宴》之后,“中国大片”往何处走?[J].电影评介,2006(20):7-7. 被引量:1
-
2吴林博.论《夜宴》对《哈姆雷特》的戏仿[J].戏剧文学,2007(1):102-104. 被引量:1
-
3邹欣星.从“民间”到“大众”:冯小刚电影叙事研究[J].电影新作,2012(4):8-14.
-
4陈兴丽.从《夜宴》看商业大片文学质素的匮乏[J].电影文学,2007(3):12-14.
-
5徐文松.脱形得似 自具神髓——浅析《夜宴》与《哈姆雷特》之异[J].电影文学,2006(12):12-13. 被引量:1
-
6李春.中国电影跨文化制作发展轨迹解析——以华谊兄弟出品的冯小刚电影为研究对象[J].江汉学术,2017,36(5):37-43. 被引量:1
-
7刘云雁.诗性忠实下的权力分布——中国莎剧翻译传播中的群体性误读[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1):61-6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
-
1黄鹂.市场化背景下电影的生存法则——从张艺谋“大片”看中国电影走向[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2):64-67.
-
2高敏.论电影《夜宴》中色彩的“抒情写意”[J].电影文学,2014(8):145-146. 被引量:1
-
3李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跨文化视域下《夜宴》对《哈姆莱特》改编得失刍议[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32-34.
-
4周艳.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生态化现状的思考[J].文化艺术研究,2018,11(1):90-96.
-
5佘晨.新时代环境下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9,0(26):147-147.
-
1张燕.说说冯小刚[J].电影文学,2000(5):41-42.
-
2映山红.“葛优接班人”郭涛:与重庆美女不一样的麻辣爱情[J].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09(12):26-28.
-
3阙政.冯氏电影二十年[J].新民周刊,2014(4):32-36.
-
4冯小刚,高山.冯小刚自述[J].当代电影,2006(6):42-43. 被引量:18
-
5鄂桥.《永失我爱》:我的爱情启蒙电影[J].电影,2013(8):83-83.
-
6胡泊.拯救说——冯小刚电影的主题[J].福建艺术,2004(2):47-49. 被引量:1
-
7李也青.应注重研究水墨人物画的当代传统[J].美术观察,2005(4):96-96.
-
8李丹颖,李建中.何绍基晚年的书法作品分析[J].兰台世界(下旬),2012(1):79-80. 被引量:1
-
9曹毅梅.2005年中国商业影片[J].电影评介,2006(13):56-56.
-
10田筠卉.论伊朗电影《小鞋子》的叙事结构[J].青年文学家,2013,0(22):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