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1,共3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2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卷二十-第91-92页.
共引文献612
-
1庄仕文,李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15-17.
-
2王江燕.民主政治建设与公共权力监督[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1-14. 被引量:2
-
3戈钟庆.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42-45.
-
4周新城.经济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J].经济经纬,2004,21(4):1-4.
-
5杨学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观念[J].哲学研究,2003(2):8-10.
-
6王岩.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重构[J].哲学研究,2003(3):10-14. 被引量:12
-
7陆剑杰.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解蔽” 要靠对它的实践论的正确解读[J].哲学研究,2003(3):35-37. 被引量:5
-
8张玉存.中国古代“为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集体观之比较[J].理论学刊,2002(6):113-115. 被引量:4
-
9毛健.论经济增长中的跳跃发展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15-19. 被引量:1
-
10陈飞龙.论邓小平文艺以人民为本的思想[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4):4-8.
同被引文献31
-
1耿新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实践活动的界限——与赵家祥教授商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1):16-20. 被引量:2
-
2王南湜,谢永康.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5):38-41. 被引量:8
-
3黄文前.现代视域中的实践概念——实践概念发展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5):50-60. 被引量:10
-
4贺来.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J].学术研究,2004(11):46-51. 被引量:19
-
5赵家祥.准确把握实践界限,克服泛实践论倾向[J].学习与探索,2005(2):24-30. 被引量:18
-
6顾红亮.实践概念的多重含义及其理解偏差[J].江汉论坛,2005(9):36-38. 被引量:2
-
7任皚.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意蕴[J].哲学动态,2005(8):23-27. 被引量:10
-
8李旭.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实践概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5):58-62. 被引量:3
-
9干成俊.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内蕴[J].哲学动态,2006(9):15-20. 被引量:9
-
10俞吾金.本体论视野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5):6-11. 被引量:11
-
1马国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对实践理论的最彻底解读[J].雪莲,2015,0(9Z). 被引量:1
-
2郭丽丽.反思生活世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个向度的理解[J].理论界,2009(3):33-34. 被引量:1
-
3张应超.道教教义、道教承传及与当代社会之相容[J].唐都学刊,2003,19(3):129-130.
-
4叶桂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几种人生观及社会理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4):110-115.
-
5赵匡为,王宜峨.关于道教在二十一世纪使命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0(5):18-21.
-
6张代芹,孙世明.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1):42-33. 被引量:1
-
7武育香.矛盾与和谐社会[J].中南论坛(综合版),2010,5(4):70-71.
-
8张瑞霞.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21(5):1-3.
-
9赵新然,李海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1):18-19.
-
10杨楹.做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者——兼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19(2):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