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道之两种状态与物之两种形态——兼及道物关系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孙以楷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道论完全源于现实,不应把道玄虚化、神秘化。老子开辟了中国人寻求天地万物本原本体的致思方向,提供了本体论理论、体系架构和范畴。李霞认为老子是中国生命哲学之父。老子以深具生命意蕴的“道”作为核心范畴,以生命崇拜意识为根本观念,建立了一个以生命本源论、生命机制论、生命本质论、生命价值论、生命存在论、生命修养论以及生命境界论为主要内容的生命哲学体系,对中国传统哲学、宗教乃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陆建华认为老子的道具有有物与无物两种状态,老子之物亦有道中之物与道外之物两种形态。所谓道物关系表现为道之“有物”状态、有物之道与道中之物、道外之物的关系。徐小跃认为分析和挖掘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其任务就是看这一思想在何种程序上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出人性的本质、社会的本性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老子思想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他对人的存在方式给出了符合人性的解释,而人也只有在与自然合一的状态才能完成关系双方各自的价值和性命之情,老子以“返本还原”的回归意识给人类指明了方向。
作者 陆建华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4

  • 1老子[M].任继愈,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2《老子》.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 3孙以楷,陆建华.《道之生》,载中国鹿邑老子学会编.《老子故里话老子》第二集(内部出版物),1994年编印.
  • 4王博.《读<老子>札记》[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1).
  • 5.《老子·二十五章》[M].,..
  • 6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7.《老子》第21章[M].,..
  • 8.《老子》第4章[M].,..
  • 9《老子·三十五章》.
  • 10《老子·四章》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