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只有确立新的自然观,才能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
杨卫军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1期39-41,共3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18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294).
2
普列汉诺夫哲学选集(第三卷)[M].三联书店,195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共引文献
718
1
万美容,叶雷.
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机制及其建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0):41-44.
2
朱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新探[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52-53.
被引量:1
3
蓝江.
回归生活: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的观念[J]
.求实,2002(10):44-48.
被引量:4
4
杨红梅.
哲学与现实世界[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72-75.
被引量:1
5
段录良.
扶贫,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 ——江泽民关于扶贫的人权思想[J]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5-7.
6
禹美娘,梁道刚.
关于执政规律的政治系统分析[J]
.理论与改革,2005(3):40-43.
被引量:3
7
何小勇.
和谐社会的道德人格支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5):4-6.
被引量:7
8
李江凌.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1):10-13.
被引量:8
9
卢清昌,昝启均,徐娟.
论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任务[J]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5):584-585.
被引量:2
10
孙岩.
论政治权威的又一模式——社会主义宪政权威[J]
.前沿,2005(12):188-190.
同被引文献
56
1
陈晏清,王南湜.
论文化观念变革的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1992(6):43-48.
被引量:2
2
李晓霞.
新世纪我国消费趋势和消费观念的变革[J]
.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3):90-92.
被引量:4
3
李龙熙.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诠释与解析[J]
.行政与法,2005(1):3-7.
被引量:48
4
李图仁.
论消费观念的变化及其疏导方法[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4):59-61.
被引量:4
5
习近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管理世界,2005,21(7):1-4.
被引量:44
6
舒庆.
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
.求是,2005(15):53-54.
被引量:14
7
赵景柱.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
.生态学报,1995,15(3):327-330.
被引量:104
8
王红,李世荣.
消费文化的转向与构建和谐社会[J]
.学术论坛,2005,28(11):120-122.
被引量:3
9
解振华.
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
.求是,2005(23):11-13.
被引量:36
10
李杜.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
.学术论坛,2005,28(12):106-11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丁军强,张笑.
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献综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8):149-151.
被引量:4
2
张式军.
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与“两型社会”的构建[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25-29.
被引量:4
3
丁军强,张笑.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献综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2):10-12.
被引量:3
4
赵亮,王婧.
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综合评价及分区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4):65-76.
被引量:4
5
寻健科.
浅谈当代艺术创作中对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研究[J]
.西部皮革,2019,41(10):116-1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乔海曙,阳旸.
我国两型社会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2):777-783.
2
孙丽,陈月华.
基于两型社会理念的植物景观初探[J]
.南方园艺,2010,21(1):31-33.
被引量:2
3
董巍.
循环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24):147-148.
被引量:6
4
吴建林.
漫谈金融危机下的河源消费文化[J]
.科技信息,2010(30).
5
李佳琦.
关于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的调研报告[J]
.时代经贸,2011,0(4):134-135.
6
杨华锋,刘祖云.
地方性知识:寻求城市消费型生态危机的治理之路[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48-52.
被引量:4
7
杨贺,刘金平.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J]
.经济经纬,2012,29(1):32-36.
被引量:10
8
李海东,汪斌.
“两型”视角下区域产业选择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2):1-8.
9
杨革,于立凯.
基于ESDA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J]
.山东科学,2013,26(3):104-110.
被引量:2
10
刘昊.
两型社会建设中家庭绿色精量消费文化建设[J]
.现代经济探讨,2013(9):25-29.
被引量:1
1
田青青,陶然.
论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法的指导思想[J]
.科学与管理,2009,29(6):105-106.
2
郑友德,段凡.
一种理念的诠释: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之思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52-56.
被引量:11
3
黄立林.
法律对儿童的影响——兼谈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之比较[J]
.理论界,2006(2):165-166.
4
余路晓.
赣州在考核中实行政绩公示制[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5(4):18-18.
5
翟宝申,林秀梅.
科学发展观须把握的四个关节点[J]
.求索,2004(6):134-136.
6
李建平.
坚持以人为本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2):22-24.
被引量:2
7
钟兴明.
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20-22.
8
王祚钧.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16-18.
9
周新城.
关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1):1-6.
被引量:1
10
巩固.
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法学的疑问[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40-45.
理论月刊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