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1,共3页
Intertrade
同被引文献118
-
1涂娟.论西部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207-208. 被引量:1
-
2巴春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4,20(7):66-68. 被引量:17
-
3周一平,张书玉.生态本位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J].开发研究,2004(4):93-95. 被引量:9
-
4马宇.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并非易事[J].大经贸,2005(1):88-89. 被引量:7
-
5刘似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05,22(2):31-34. 被引量:34
-
6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21(2):69-72. 被引量:61
-
7张嫚.环境规制与企业行为间的关联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4):34-39. 被引量:45
-
8金志刚,唐翠林.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13-17. 被引量:6
-
9刘光溪,徐凯.人民币升值的“虚拟性”——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策、体制和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5(4):13-17. 被引量:12
-
10王莉.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对策[J].经济师,2005(7):253-25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9
-
1黎奔.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20):11-11. 被引量:1
-
2涂庆丰,张芳.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2010,27(24):146-148.
-
3原帼力.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8):206-207. 被引量:9
-
4原帼力.新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意义及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07(4):30-32. 被引量:1
-
5王增涛,丁洪涛.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影响因素——政策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07,25(3):3-5. 被引量:3
-
6原帼力.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发展对策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5(3):4-7. 被引量:3
-
7周晓唯,张璐.中美贸易顺差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J].经济经纬,2007,24(6):49-52. 被引量:6
-
8刘红英,胡小娟.中国加工贸易地区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5):51-55. 被引量:1
-
9吴杨伟.九江出口加工区运营现状与跨越式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77-178. 被引量:1
-
10李辉.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问题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6):43-4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91
-
1张波,魏娜.沿海城市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对辽宁经济增长作用的模型分析[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27(6):10-13.
-
2涂庆丰,张芳.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2010,27(24):146-148.
-
3任华.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竞争力提升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8(7):52-57. 被引量:6
-
4闫博.新疆发展畜产品加工贸易必要性研究[J].北方经贸,2009(4):56-57. 被引量:1
-
5秦峰.浅议江西九江承接加工贸易类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22):93-94. 被引量:1
-
6涂庆丰.加工贸易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背景探析[J].市场论坛,2009(11):18-19. 被引量:1
-
7李秋月.基于贸易理论视角促进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46-48.
-
8柴正猛,胡小莲,曾园.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0(41):57-60. 被引量:3
-
9肖云.浅析我国中间产品进口现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2):324-325.
-
10邓铭兰.新疆发展加工贸易优劣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30-31. 被引量:4
-
1郑国伟.机械工业加工贸易现状与发展[J].进出口经理人,2006(7):19-20. 被引量:2
-
2刘恩芳.新加坡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新贸易结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7(3):87-90. 被引量:1
-
3王先庆.未来中西部区域竞争力取决于流通领域[J].西部论丛,2009(5):16-17.
-
4李萌,吴晔军.TPP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15(12):7-9. 被引量:1
-
5浙江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服务外包:正在兴起的新产业[J].浙江经济,2009(17):38-39.
-
6潘悦.加工贸易顺差:形成机制与预期走势[J].国际贸易,2012(8):17-25. 被引量:6
-
7汪秀媛,谢国娥.基于产业安全的上海市贸易结构优化研究[J].求实,2014(A01):122-127.
-
8董理.漯河市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31(12):33-34.
-
9黄浩.上海:下一站,信息化之城——上海转型背后的信息化推手[J].中国信息化,2009(20):36-37.
-
10涂庆丰.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2009(5):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