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社会导刊》
2006年第10X期8-10,共3页
China Society
同被引文献41
-
1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9):159-165. 被引量:84
-
2潘绍中.“美国梦”的诱惑与破灭——从菲茨吉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谈起[J].美国研究,1991,5(4):78-97. 被引量:16
-
3方克强.从出国梦到中国梦——评长篇纪实小说《我的财富在澳洲》[J].当代作家评论,1991(6):99-104. 被引量:4
-
4俞伟超.考古学的中国梦[J].读书,1998,0(8):76-84. 被引量:6
-
5张颐武.实现新的“中国梦”:中关村给我们的承诺[J].中关村,2004(9):36-37. 被引量:1
-
6袁卫东.林希之:中国梦与美国梦[J].中国新时代,2005(2):66-67. 被引量:3
-
7张国庆.美国梦里的宽容精神[J].经济,2005(3):90-90. 被引量:1
-
8李培林.社会流动与中国梦[J].经济导刊,2005(3):74-75. 被引量:8
-
9张志平.走在梦中的道路上——论沈从文和他的中国梦[J].学术探索,2005(1):118-123. 被引量:1
-
10张颐武.“中国梦”的两面[J].大众电影,2006(5):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宋进.关于提高青年学生历史认同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3):22-26. 被引量:12
-
2桑华月.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培养路径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4):84-87.
-
3潘西华.“中国梦”与“中国模式”概念背后的话语权比较[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0(4):47-49. 被引量:1
-
4刘润泽,魏向清.“中国梦”英译研究再思考——兼论政治术语翻译的概念史研究方法[J].中国外语,2015,12(6):99-106. 被引量:24
-
5黄志高.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J].现代哲学,2016,0(6):41-46. 被引量:7
-
6王丽娟,陶圣屏.当前大学生中国梦与幸福感认知及其关联性研究[J].东南传播,2021(6):109-114.
-
7刘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概念教学方法论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1(11):64-69. 被引量:2
-
8杨佳韵.中国梦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3):200-202. 被引量:2
-
1张莓芟.由素质教育看我院图书馆的未来建设[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3):90-92.
-
2刘心武.唱一首自己的歌[J].可乐,2009(8):30-30.
-
3张庆.受众“可参与式”的生产——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一种态势[J].电视研究,2016,0(6):17-18. 被引量:4
-
4金旺.报刊缘何提前出版[J].广东印刷,2002(5):27-27.
-
5晓纪.小记者实点经验大分享——自我创造采访机会[J].中国少年儿童(小记者版),2012(11):14-15.
-
6袁岳.创造自我的图画[J].纺织服装周刊,2012(25):48-48.
-
7谷兴云.“一把荒唐言”?[J].新长征(党建版),2009(2):60-60.
-
8李忆南.电视艺术与人的天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10):52-52.
-
9潜力巨大的新型咨询业[J].科技创业,2008(12):58-59.
-
10谷兴云.“一把荒唐言”?[J].咬文嚼字,2008(12):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