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要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
作者
陈志
机构地区
中央党校
出处
《兵团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8-10,共3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XPCC of C.P.C
关键词
发展
现代化
“中国模式”
社会主义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陶文昭.
当今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之比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73-75.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Rone Tempest. How China Beats India in Race for Success.Los Angeles Times, August 10, 1997.
2
印度象可赶上中国龙[N].香港文汇报,2004-4-24.
3
印度经济增长质量超过中国[N].华尔街日报,2003-7-24.
4
邹强.印度IT革命和人才战略启示录[N].光明日报,2000-11-1.
共引文献
6
1
李云霞,张献.
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特色与软件业的崛起[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3):65-69.
被引量:4
2
陈志.
“中国模式”概念刍议[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3):98-101.
被引量:3
3
陈志.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J]
.南方论刊,2006(10):5-7.
被引量:4
4
陈志.
探析“中国模式”的概念[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1-4.
被引量:4
5
郑亚琴,李琪.
印度农村信息化模式及启示[J]
.未来与发展,2008,29(2):67-70.
被引量:3
6
张雷.
试论印度现代化的历史经验[J]
.桂海论丛,2011,27(2):67-70.
同被引文献
18
1
宋林飞.
“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J]
.社会科学战线,2006(2):166-177.
被引量:18
2
邹东涛.
“北京共识”与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J]
.中国金融,2006(6):71-72.
被引量:2
3
李克钦,史伟.
“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经验”?[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6,18(2):44-46.
被引量:2
4
姜喜咏.
“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新疆社会科学,2006(4):1-5.
被引量:7
5
陈志.
“中国模式”概念刍议[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3):98-101.
被引量:3
6
张维为.《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变革》,《参考消息》2004年5月31日.
7
《74.55%民众认可“中国模式”--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模式”调查》,转自人民网之《人民论坛》,2008年12月25日,ht-tp://paper.people.com.cn.
8
刘志明.《"中国模式"不是国家资本主义》,转引自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hqwg.
9
邓瑾.《中国和平崛起的非洲路径》,《南方周末》2007年7月26日.
10
谷重庆.《"中国发展模式必须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专访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高柏》,《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6月25日.
引证文献
2
1
李泽华.
论“中国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J]
.思想战线,2013,39(4):85-89.
被引量:4
2
王俊丽.
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几种争论及其评价[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9(3):46-4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曾鹏,程皓,袁娟.
中国十大城市群交通运输方式对国内贸易贡献承载力比较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5):116-125.
被引量:4
2
许文文,康晓光.
企业战略性慈善理论研究——对波特战略性慈善理论的拓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5):126-132.
被引量:6
3
孙振威.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J]
.知与行,2020(3):20-25.
4
包月强,童亚新.
“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其时代价值研究[J]
.兵团党校学报,2021(1):56-60.
1
陈志,吴向军.
“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8(9):36-39.
被引量:1
2
朱勇.
努力实现四个适应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J]
.中国民政,2002(12).
被引量:1
3
胡宇.
论邓小平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模式[J]
.党政干部论坛,1998(3):11-13.
被引量:1
4
徐芳,王保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J]
.桂海论丛,2003,19(6):15-17.
5
孙正聿,冷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2(1):68-77.
被引量:5
6
李校利.
加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J]
.武汉学刊,2005,0(1):33-35.
7
陈志.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J]
.南方论刊,2006(10):5-7.
被引量:4
8
陈志.
探析“中国模式”的概念[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1-4.
被引量:4
9
王启荣.
浅谈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构建[J]
.大舞台,2011(2):239-239.
被引量:3
10
张勤.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创新体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8-10.
兵团党校学报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