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茶叶》
2006年第3期40-41,共2页
Tea in Fujian
参考文献13
1 林新花,骆雪萍.利用废茶制备香波的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9(5):20-21. 被引量:5
2 沈生荣,杨贤强,赵保路,忻文娟.茶多酚复合体及(一)——EGCG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茶叶科学,1992,12(1):59-64. 被引量:41
3 曾磊,张玉军,邹正.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2,23(2):90-94. 被引量:72
4 前田有美惠 山本政利 增井俊夫.茶抽提液のHyalur-onidase阻害活性[J].食品卫生学杂志,1990,31(3):233-237.
5 何皎.茶多酚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 .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12(4):372-374. 被引量:23
6 刘学铭,梁世中.茶多酚的保健和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5):47-51. 被引量:70
7 Dvorakovd K,Dorr R T,Vacie S,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the green tea derivative,EGCG,by the topical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mouseand humanskin[J],Cancer Chem other Pharmacol,1999,43:331-335.
8 胡秀芳,杨贤强,陈留记.茶多酚对皮肤的保护与治疗作用[J] .福建茶叶,2000,23(2):44-45. 被引量:28
9 Liao,Shutsang,Liang.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hibitin g 5α reductaseactivity[P].United States Patent:605929.1997 05.
10 王泽农等.茶叶生物化学北京农业出版 1984.6
二级参考文献38
1 沈生荣,杨贤强,赵保路,忻文娟.茶多酚复合体及(一)——EGCG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 .茶叶科学,1992,12(1):59-64. 被引量:41
2 蒋滢,黄美英,朱赓伯,刘永玉,于嘉,邓德金,姜源新,刘效林,王荣娟.减肥降脂保健茶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1):22-24. 被引量:7
3 沈新南,陆瑞芳,唐金发,陈瑞峰.茶多酚降血脂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J] .营养学报,1993,15(2):147-151. 被引量:35
4 徐向群.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上的应用[J] .中国茶叶,1993,15(3):31-32. 被引量:14
5 赵和涛.茶多酚研究动态[J] .中外技术情报,1995(1):7-7. 被引量:2
6 葛宜掌,金红.可溶金属盐离子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与参数研究[J] .精细化工,1995,12(6):3-6. 被引量:12
7 王凤芳,蔡云升.茶叶中天然抗氧化剂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工业,1995,16(3):16-17. 被引量:8
8 冯耀声,李军.茶多酚的超临界萃取法研究[J] .浙江化工,1995,26(4):10-13. 被引量:29
9 黄惠华,高孔荣.茶多酚对菠萝蛋白酶的分离及特性的影响研究[J] .食品科学,1996,17(4):6-11. 被引量:7
10 -.-[J].中草药,1993,24(2):66-8.
共引文献227
1 杨洋,李珍,杜之平,丁华.土庄绣线菊茶多酚抗氧化活性作用研究[J] .中国药事,2020,34(3):342-348. 被引量:3
2 张艳秋,孟凡玲.茶多酚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机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z1):138-140. 被引量:13
3 刘骞,李鑫.茶多酚在肉类工业中的广泛应用[J] .肉类研究,2008,22(12):75-77. 被引量:3
4 吴琼洁,蔡碧琼.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武夷科学,2005,21(1):145-149. 被引量:15
5 赵鑫.具有防晒作用的植物研究进展[J] .轻工科技,2012,28(2):28-29. 被引量:10
6 应乐,蒋晓翠,姚波,王岳飞,杨贤强.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及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23(S1):110-117. 被引量:18
7 杨建兴.茶多酚作用的研究及应用[J] .农家科技,2011(S3):94-94. 被引量:2
8 应乐,张士康,王岳飞,朱跃进,杨贤强.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10,30(S1):511-515. 被引量:21
9 赵国玲,刘承初.植物性食材的酚类化合物及其对机体的抗氧化保护[J] .生物技术通报,2009,25(S1):40-45. 被引量:5
10 沈生荣,杨贤强,赵保路,忻文娟.茶多酚体外助氧化作用的自由基机理[J] .茶叶科学,1992,12(2):145-150.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46
1 张微云,叶玮.茶多酚与维生素C联合应用抑制口腔产臭细菌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的体外研究[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62-5464. 被引量:16
2 张丽霞,王日为.黑茶初制中维生素 E 含量的变化[J] .茶叶科学,1991,11(S1):48-48. 被引量:2
3 戴德哉,陈时宏,冯瑜.茶多酚和槲皮素对心、脑、肝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维生素C的作用比较(英文)[J] .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23-231. 被引量:6
4 熊凤麒,袁吕江,吴光权,吕才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J] .色谱,1993,11(6):366-368. 被引量:23
5 赵一署,王秀丽,严俊.铁^(Ⅲ)─联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绿茶中维生素C含量(简报)[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1):97-99. 被引量:7
6 赵龙飞,周红杰,安文杰.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114-118. 被引量:85
7 肖纯,张凯农.茶内含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 .福建茶叶,1994,17(2):39-41. 被引量:14
8 吴小崇.维生素C对绿茶的天然保鲜作用[J] .中国茶叶,1989,11(3):25-25. 被引量:4
9 郑玉聪,谢狄霖,张维镇.茶叶中维生素C的荧光测定法[J] .福建分析测试,2005,14(4):2307-2308. 被引量:22
10 杨志洁,叶建农,刘彤,方禹之.茶叶中维生素C和嘌呤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的研究[J] .色谱,1996,14(6):492-493.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2
1 吴芹瑶,杨江帆,徐国兴.茶与视觉康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海峡科学,2016,0(2):35-39. 被引量:1
2 侯小涛,郝二伟,范丽丽,杜正彩,谢滟,秦健峰,谢金玲,邓家刚.广西恭城瑶族油茶科学内涵及其产业发展思路探讨[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7):1-4. 被引量:6
3 薛淼,王娜,何新益.HPLC法测定茶叶中5种水溶性维生素[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7,24(3):69-72. 被引量:5
4 吕林,杨建辉,吕牧轩.茶叶对运动员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3):4194-4198. 被引量:8
5 李彩霞,冯海生,皮立,刘盈盈,许显莉,马世震.不同加工方式对金露梅叶茶的影响及成分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0,39(2):27-32. 被引量:4
6 马婉君,马士成,刘春梅,龙志荣,唐保军,林智,吕海鹏.六堡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2020,40(3):289-304. 被引量:21
7 季羽,周彤,宫益霞,孙长海,张宇,王丽红.超声破壁刺五加叶茶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2):177-181. 被引量:6
8 喻玺,李素媛,应月,余佳,刘恒,赵吉媛.宜昌不同产地茶叶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监测及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7):47-49. 被引量:1
9 熊元元,王云,唐晓波,王小萍,李春华,刘晓,马伟伟,刘飞,张厅.雅安藏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3):14-17. 被引量:4
10 李钰茹,梁加越.不同茶饮咖啡因和维生素C含量比较[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28(11):38-41. 被引量:1
1 彤彤.天然洗涤剂[J] .学与玩,2014(5):26-27.
2 橄榄油,有神奇的护肤效果吗?[J] .新疆农垦科技,2015,38(9):66-66.
3 王仲礼.左旋肉碱——多功能营养强化剂[J] .肉类研究,2001,15(3):46-47. 被引量:5
4 申惠敏,贾秀珍.生鲜乳快速检测技术及常用方法[J] .中国乳业,2014(7):54-55. 被引量:1
5 云无心.橄榄油有神奇的护肤效果吗[J] .烹调知识,2015,0(7):32-33.
6 云无心.橄榄油,有神奇的护肤效果吗?[J] .健康之家,2016,0(6):84-84.
7 贝太资讯[J] .中外食品工业(贝太厨房),2006(2):82-82.
8 赵淑侠,刘长权,孔繁刚,刘红艳,代宝贵.甜菜碱的功能及其应用[J] .养殖技术顾问,2009(2):44-44. 被引量:3
9 乳制品中十七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J] .中国食品工业,2012(7):28-29.
10 王吉.全球窗口[J]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2006(7):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