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6-48,共3页
Media Observer
共引文献9
-
1庹继光.“为农传播”的意义及实践[J].声屏世界,2006(9):27-27. 被引量:1
-
2张春朗.对农广播电视的现状分析[J].当代传播,2006(6):103-104. 被引量:5
-
3庹继光.我国“农民电视台”的运作模式初探[J].声屏世界,2007(2):11-12. 被引量:1
-
4盛楠.浅谈大众传媒对农村地区的信息扶贫功能[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8(2):38-41. 被引量:1
-
5凌燕,李发庆.当代中国中、东部农民与媒介接触使用情况实证研究[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0(4):42-50. 被引量:8
-
6孟丽娜.提升我国农民媒介素养的对策[J].新闻知识,2014(8):50-51. 被引量:2
-
7刘海英.办好对农节目 服务农村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5,6(22):109-109.
-
8刘行芳,刘修兵.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媒介素养的提升[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2):65-69. 被引量:7
-
9方丽圆.我国农村地区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分析[J].青年记者,2010(6Z):13-1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11
-
1陈昌文.传统本体论纲要[J].哲学研究,1994(3):69-76. 被引量:2
-
2周海涛.农民话语权的表达与传媒作为[J].新闻界,2004(3):46-47. 被引量:19
-
3李剑富,郭金丰.农民素质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6):89-92. 被引量:11
-
4付俊红.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196-198. 被引量:8
-
5缑博,谭英,奉公.电视文化传播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农户的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82-86. 被引量:22
-
6徐广彬.科教兴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措施[J].农业经济,2006(12):74-74. 被引量:4
-
7刘继忠,牛新权,刘玉花.《农业新闻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9页.
-
8新农村建设与中国设计的蓝海——与北京大学陈刚教授对话[J].美术观察,2010(2):28-29. 被引量:2
-
9胡黎虹.电视与农村发展问题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39-41. 被引量:12
-
10王玲宁,张国良.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J].新闻记者,2003(11):52-54. 被引量:56
-
1徐浩程.60年农民生存实录[J].决策,2009(10):15-18.
-
2陈良凤,丁超英,向绪友.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0(4):23-25. 被引量:10
-
3尹洪旭.大连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又结硕果[J].兰台世界(上旬),2005(10):39-39.
-
4门红光.公共图书馆与社会阅读推广[J].中国科技博览,2012(15):272-272.
-
5杨琼,廖金枝.对我国OPAC发展定位的探讨[J].津图学刊,2001(4):37-38. 被引量:1
-
6文晓静.浅析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关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40-41. 被引量:1
-
7汪勇.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责任[J].新闻世界,2009(11):88-89. 被引量:1
-
8叶雯.要根据观众的需求创作电视节目[J].视听纵横,2013(4):136-136.
-
9李高远.从图书馆藏书与读者的相互关系及我国的现状谈我们的对策[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6(2):62-71. 被引量:1
-
10冯长根.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抓住历史机遇[J].中国科技财富,19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