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信息产业形成集群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讨论了利润驱动与区位选择、技术创新与商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网络、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社会资本与信任机制、路径依赖与历史偶然和劳动力素质等八大要素对信息产业集群的影响。最后对信息产业集群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息产业集群的动态平衡机制和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作者
李怡
陈永飞
机构地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8-42,共5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关键词
信息产业
集群
形成机制
演变规律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王玢,吴春旭.
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产业,2005(4):74-77.
被引量:6
2
谢圣赞.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软科学,2001,15(6):60-65.
被引量:10
3
郭春侠,谢阳群.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J]
.现代情报,2005,25(7):216-219.
被引量:14
4
李荻.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1):77-78.
被引量:18
5
林梦.美国信息产业五大成功经验[J].经济与管理,2001,(1).
6
潘信路.信息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http://www.zei.gov.cn:8080/zjeco/9906/15.html.
7
杨健.述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要解决两个脱节.http://www.ccidnet.com.
8
陈慧娟 吴秉恩.台湾中小企业动态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关系之研究[J].中山管理评论,2000,.
9
王缉慈.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构架[J]
.中国工业经济,1998(3):54-57.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李方旺.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因及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1-04-18.
2
姜奇平译.美国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3
(美)丹尼森.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我们的选择[J].经济发展委员会,1962..
4
毛传阳,孙昌宇.
美日韩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1):55-59.
被引量:14
5
袁勤俭.
国内外信息产业研究述评[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1-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94
1
李梅.
我国IT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J]
.科技和产业,2008,8(12):7-8.
2
王坤华,李亮宇.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华章(初中读写),2007(4):15-15.
3
洪嵩,洪进,赵定涛.
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演化水平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6):84-93.
被引量:22
4
吴加伟,陈雯,袁丰.
新时期产业区理论视角重构及相关实证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2015,34(3):487-503.
被引量:8
5
蒋斌全.
外商直接投资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04(8):37-40.
6
张孝锋,喻俊.
产业集群的成因溯源及其对地方政府集群规划的启示[J]
.企业经济,2004,23(11):30-33.
被引量:5
7
张孝锋,蒋寒迪.
产业集群理论与有机硅产业群的实证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65-70.
被引量:6
8
束军意,骆珣.
发展模式·政府作用·优惠政策——美、日、印信息产业发展比较[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7-30.
被引量:2
9
胡孝德,杨青岗.
我国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介机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131-132.
被引量:3
10
秦泗刚,孙志高.
基于系统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4):50-5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胡永亮,姚慧琴.
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理论解释及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5(2):155-157.
被引量:3
2
符韶英,徐碧祥.
创意产业集群化初探[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54-56.
被引量:18
3
徐拥军,李军波.
发展信息内容产业的意义与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184-185.
被引量:8
4
曾忠禄.
产业群集与区域经济发展[J]
.南开经济研究,1997(1):69-73.
被引量:95
5
刘奕,马胜杰.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政策[J]
.学习与探索,2007(3):136-138.
被引量:21
6
http://news. xinhuanet. com/newmedia/2005 - 04/20/content_ 2854441. htm,2008 - 01 - 15.
7
2006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结构与发展状况[EB/OL].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3/O1/content_7886680.htm.2007-03-01.
8
2004台湾数位内容产业白皮书[EB/OL].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2007-03-15.
9
..200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test/2006-02/10/content_184708.htm,,2006-01-18..
10
Nick Moore,Acumen.European Cont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A Forecast to 2005 [ DB/OL ]. http://www. acumenuk. co. uk/ paaers/European _ context_ vision. php,2008 - 01 - 15.
引证文献
7
1
张玲,李辉.
基于网络结构的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式发展机理研究[J]
.情报科学,2008,26(6):934-938.
被引量:2
2
庄雷.
中国(南京)软件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实践[J]
.现代营销(下),2017(9):198-198.
3
庄雷.
中国(南京)软件谷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创新和实践[J]
.现代营销(下),2017(10):107-107.
4
杨华.
扬州市互联网众创空间发展规划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275-276.
5
庄雷.
中国(南京)软件谷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探索和实践[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7):377-377.
6
庄雷.
中国(南京)软件谷建设国际一流软件园区的路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9):383-383.
7
庄雷.
中国(南京)软件谷打造特色“园中园”的创新实践[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16):75-7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全城,梁祥君.
信息内容服务业辨析和产业发展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9(12):43-47.
被引量:8
2
吕鲲,崔灵蕊,李北伟,靖继鹏.
复杂网络视角下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过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6):128-136.
被引量:7
1
李勤,夏绘秦.
论国际竞争力要素对陕西经济发展的启示[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6):57-59.
2
王颖,松子(图).
西部投资权威点解 20年后去就晚了[J]
.英才,2005(8):34-35.
3
李泳.
历史的偶然和必然[J]
.市场周刊(资本),2013(9):3-3.
4
荀一潮.
影响民生的八大要素[J]
.观察与思考,2007(2):18-21.
5
滕海键,马世力.
试析重商主义中的近代经济文化——一种文化的视角[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12):88-93.
被引量:2
6
刘彦华.
2017中国生态小康指数:75.7 超九成受访者表示正在面临空气污染的威胁[J]
.小康,2017,0(13):50-56.
7
夏梦.
《齐民要术》中贾思勰的商业意识再析[J]
.现代交际,2010(6):10-10.
被引量:1
8
综合国力的八大要素[J]
.瞭望,1999(41):12-12.
9
周岩.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产业集群创新扩散仿真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0,26(17):78-80.
被引量:7
10
创业[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1):13-13.
经济问题探索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