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鲍尔森?
摘要
这种能把对中国的熟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
出处
《经济》
2006年第10期118-118,共1页
-
1时卫干.鲍尔森的中国因素[J].经济,2006(10):36-37.
-
2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J].中国纺织,2007(6):25-25.
-
3李维.绿色崛起还是野蛮生长?[J].环境经济,2015,0(26):34-34.
-
4李寒冰.财政部新来的风险先生[J].竞争力,2006(7):17-17.
-
5程实.中国经济的“鲍尔森之忧”[J].海外经济评论,2006(26):5-7.
-
6鲍尔森:中国必须加快汇改[J].海外经济评论,2007(7):9-10.
-
7李长江赴美出席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6).
-
8淮滨(点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J].中国纺织,2007(1):14-14.
-
9郄永忠.构建一个新的增长的平台[J].经济导刊,2006(7):16-17.
-
10媒体[J].南风窗,2016,0(1):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