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经络的四维属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物理学的四维概念出发,探讨经络的空间时间特性,认为经络具有四维属性,表现为其有特定的客观的三维空间结构,并且在时间这一连续的轴上,空间结构有着相对性的改变。
作者
王苏娜
诸毅晖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22-23,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经络
四维
中医理论
分类号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张长琳.
经络现代科学研究50年——“功能”与“结构”之谜[J]
.自然杂志,2000,22(1):11-15.
被引量:7
2
祝世讷.
经络的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性结构[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1):2-6.
被引量:25
3
孟竞璧.
经络研究三维定位是关键[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5):15-18.
被引量:9
4
孟竞壁,田嘉禾.十四经脉显像探秘[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9).
5
彭荣琛.
腧穴的三维结构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3):10-11.
被引量:1
6
谭琳蓥.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02,23(3):44-46.
被引量:5
7
刘豫淑,陈友梅,刘又香,王亚文.
五腧穴电阻值在十二时辰中变化的研究[J]
.中国针灸,1997,17(7):401-402.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刘长林.
经络的时间本质——人身虚体系统试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3-47.
被引量:14
2
陆保年.
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探讨对发热的辨证论治[J]
.四川中医,1994,12(5):12-13.
被引量:2
3
周汉清.
运用《内经》时间医学治疗五更泻临床观察[J]
.新中医,1994,26(11):20-21.
被引量:2
4
张长琳.
人体内电磁驻波和经络的关系[J]
.自然杂志,1995,17(5):275-281.
被引量:9
5
黄炳文,乐俊悦.
从388例上消化道良性病出血时间看中医天人相应观的正确性[J]
.光明中医,1995,10(2):50-51.
被引量:3
6
范镇海.
依时辰辨治内科杂病三法[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2):40-41.
被引量:3
7
孙晓春.
中医时间医学在方药应用中的体现[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218-220.
被引量:6
8
吴晓红,吴跃男.
疼痛按“时间”论治[J]
.新疆中医药,1995,13(3):8-9.
被引量:3
9
薛静,吴安宁.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及其在学科文献分类中的地位[J]
.医学图书馆通讯,1995,4(4):33-34.
被引量:7
10
张长琳.
电磁驻波叠加作为经络系统的背景[J]
.针刺研究,1995,20(4):52-62.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74
1
邹成龙,焦强,袁素琴.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椎管内麻醉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29):64-66.
被引量:5
2
严健民.
关于利用“循经感传”探讨经络实体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2004,25(10):41-42.
被引量:6
3
周慧敏,黄春凤.
功能性疾病与中医辨证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4,22(7):1330-1331.
被引量:2
4
彭翔,汪应洛.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共生”研究[J]
.预测,2004,23(6):76-79.
被引量:1
5
曹娜.
试论因时顺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中医研究,2005,18(5):3-5.
6
刘晓燕,郭霞珍,刘燕池.
中医基础理论时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57-659.
被引量:1
7
张晓林,孙喜灵.
中医学人体结构与物质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展望[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647-649.
被引量:3
8
于允勤,彭沪,于波,战文翔,余安胜.
命门穴的三维重构研究[J]
.中国针灸,2005,25(6):411-413.
被引量:6
9
齐永.
时间医学、六经辨证与脐针疗法[J]
.中国针灸,2005,25(8):591-593.
被引量:18
10
魏育林,屠亦文.
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针灸,2005,25(11):817-819.
被引量:24
1
张兴.
从物理学角度看几种气功现象[J]
.气功与生命科学,1994(4):14-15.
2
蔡晓路,谢晴宇,孟庆刚.
类风湿关节炎从络论治[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1833-1835.
被引量:17
3
刘亚梅.
炮制对中药“减毒增效”的双重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9):20-21.
被引量:3
4
谢惠迪.
“象”思维之我见[J]
.中医药文化,2014,9(2):60-61.
被引量:2
5
吉文辉.
释《内经》“以象之谓”之象[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2-15.
被引量:5
6
刘丽兰.
中医药对静脉炎的防护方法[J]
.中医药导报,2010,16(8):110-111.
被引量:4
7
李梦琪,吴珊珊,龚晓猛,刘斯琪,胡昌江.
益智仁盐炙前后分别组成缩泉丸的缩尿部位指纹图谱比较[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4):16-19.
被引量:10
8
孙万森.
桂枝汤类方的药物五味配伍的意义[J]
.中医研究,1996,9(1):13-15.
被引量:1
9
王磊,杨云松,裴丽,常存库.
近10年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实验性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11,39(6):98-100.
被引量:7
10
钱超,郭杨,马勇.
骨组织工程中成骨、破骨细胞三维空间培养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2):280-282.
被引量:2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