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对肿瘤防治现状的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目前肿瘤防治现状,指出病因研究任务艰巨,提出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思想,给予现代肿瘤防治调整新思路,由过去任其发展转变为有效检验,由亡羊补牢变为防患于未然,由被动就诊变为主动寻觅,抓住治疗时机,努力做到“三早”,这对肿瘤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
赵艳莉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1-22,共2页
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未病先防
肿瘤防治
理论探讨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3
1
Savitz D.Call E.Lewkemcia and Occupational exposed to electro magmetic fields:Review of Epidem-iologic Swrreys J occup[J].Med,1987,29:47-51.
2
Knudson AG.Genetics of human cancer[J].Annu RevGent 1986,20:231-251.
3
刘振华 陈晓红.肿瘤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2003,(7):15-16.
同被引文献
45
1
赵树靓,房静远.
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性化疗意义的荟萃分析[J]
.中国消化内镜,2007,1(11):15-21.
被引量:1
2
江滨,丁义江.
中医文献对直肠癌病因病机的的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5-7.
被引量:14
3
赵海磊,赵爱光,尤圣富,顾缨,唐莱娣,杨金坤.
健脾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5):378-381.
被引量:25
4
许远,陈力,C.Hoang-Vu,陈周迅,李国刚,任征.
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肿瘤杂志,2006,21(4):315-318.
被引量:3
5
徐振晔,郑展.
中医药分阶段防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优化方案探讨[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1):5-10.
被引量:48
6
刘瑶.艾灸"治未病"的临床意义[C].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804.
7
米继强.未病先防与三伏贴[C].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178.
8
韩兆峰 段翠萍.'治未病'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指导作用.中国中医药,2009,:19-19.
9
陈映霞,秦叔逵,何泽明,王琳,钱军,邵志坚,刘秀峰,廖峰,龚新雷.
胃差分化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9):651-654.
被引量:2
10
毛兵,王刚,樊涛,陈小东,刘佳,王蕾,常静,马建昕,郭佳,付娟娟,李廷谦.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2):880-887.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3
1
孙姗姗,赵爱光,杨金坤,赵刚,蔡泳,李朝燕.
健脾为基础的复方辨证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6):581-587.
被引量:11
2
陈家鼎.
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探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3-5.
被引量:21
3
李晶,侯俊明,罗璐,江静,杨得振.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直肠癌防治探讨[J]
.现代中医药,2017,37(2):68-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陈国远,朱美玲,王德俊,向科明.
中医“治未病”与全科诊疗的思维过程[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367-367.
被引量:1
2
韩振琦,刘铁军.
刘铁军教授治疗肝病内伤发热经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011-1012.
被引量:5
3
朱月玲,范永升.
“治未病”在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9):1141-1142.
被引量:3
4
申泽忠,姜丽红.
“寒是百病之源”论[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44-845.
被引量:3
5
徐佳,林胜友.
以健脾法为主治疗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13,42(5):68-70.
被引量:2
6
王镜辉,李军,牛小杰,柯龙珠,郭斌,唐东昕,杨柱.
浅谈健脾法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38-39.
被引量:2
7
潘建利.
浅谈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9):128-129.
被引量:5
8
冯新玲,何万春.
“治未病”在脾胃病病因中的应用[J]
.光明中医,2014,29(12):2629-2630.
被引量:2
9
唐继云,李东芳.
从健脾论治胃癌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5,21(6):72-75.
被引量:8
10
戈宝红,李东芳.
运用健脾法治疗中晚期胃癌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6,22(22):35-37.
被引量:3
1
刘振华,陈晓红.
肿瘤防治的现状与思路调整[J]
.中国医院,2003,7(2):41-43.
被引量:2
2
韩铭钧.
辽宁省肝癌防治现状[J]
.辽宁医学杂志,1999,13(5):268-269.
3
范桢.
大肠癌防治现状[J]
.山西医药杂志,1991,20(6):358-359.
4
屈军.
乳腺癌的化学预防[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08-2709.
5
宋澍清,松懿(设计).
健康的乳房一定要设防线[J]
.自我药疗,2013(2):50-51.
6
江拥军,尹邦良.
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与对策[J]
.医学与哲学(B),2006,27(12):46-48.
被引量:4
7
郝继辉.
胰腺癌防治现状不容乐观[J]
.医药与保健,2013(12):22-22.
8
洪春扣.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误诊分析[J]
.新医学导刊,2009,8(4):101-102.
9
李剑颖.
痰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137-138.
被引量:2
10
王红永,周发祥.
“治未病”理论在肺癌防治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11,31(7):712-714.
被引量:6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