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春秋时期“歌诗”、“诵诗”、“赋诗”辨微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春秋时期“歌诗”、“诵诗”和“赋诗”在形式、原则和功用上有很大区别,“歌诗”是乐工歌唱《诗》,重在突出其仪式功能,必须遵从“歌诗必类”的原则;“诵诗”是乐工抑扬顿挫地朗诵《诗》,重在表现它的讽刺效果;而绝大部分“赋诗”是公卿大夫近似于直白地朗诵《诗》,重在“言志”以凸显其政治效能和实用功能,“诵诗”和“赋诗”在“断章取义”的用诗原则下使用得相当灵活。
作者 毛振华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1期87-89,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刘生良.春秋赋诗的文化透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6):87-93. 被引量:15
  • 2(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
  • 3(后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 4(汉)班固 撰,(唐)颜师古.汉书[M]中华书局,1962.

二级参考文献5

  • 1王济民.春秋人的觉醒与春秋诗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8(6):104-111. 被引量:3
  • 2杨伯峻 徐提.春秋左传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 3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A]..古史辨:第三册下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4水渭松.“赋诗言志”现象的考察[A]..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
  • 5刘生良.孔子删诗说考辨及新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3):92-9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