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成活率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4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890,共2页
Sichuan Journal of Zoology
参考文献5
-
1范薇,王忠东,陶元清.青海省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7,14(4):60-63. 被引量:12
-
2刘寿鹏.青海喜马拉雅旱獭类人类乙肝病毒的发现和系列验证.青海医药杂志,1987,(4):1-3.
-
3马丽丽 金志宏 寇平原.中国旱獭类动物肝炎病毒感染调查[J].动物学杂志,1988,23(1):14-16.
-
4李菁菁,陈乾生.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5,12(3):29-32. 被引量:5
-
5杨镇.如何开展外科比较医学研究[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5,25(2):69-71.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叶润蓉,曹伊凡,白琴华.高原鼠兔的血象及其与低氧适应的关系[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4,2(2):115-120. 被引量:17
-
2徐兆光,刘瑞三.对中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几个问题的浅见[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24(4):195-199. 被引量:5
-
3叶润蓉.高原鼠兔营养成分的需求分析[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1996,4(2):77-81. 被引量:2
-
4黄孝龙.大型冬眠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实验动物化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6,6(2):70-72. 被引量:14
-
5温得启,刘国富,黄孝龙.冬眠和非冬眠期喜马拉雅旱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J].兽类学报,1989,9(2):119-122. 被引量:13
-
6叶润蓉,曹伊凡,白琴华.高原鼠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兽类学报,1995,15(4):298-301. 被引量:4
-
7武文莲,朱锦沁,王丽,陈适书,王治军,陈跃辉,吴驾淞,吴刚.喜马拉雅旱獭实验感染鼠疫及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5,14(4):224-227. 被引量:5
-
8黄孝龙,王忠东,范薇,陶元清,邢晓为,代季霞,蔡进芬.藏獒的饲养繁殖及其生物学特性[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6,13(1):9-14. 被引量:4
-
9袁宁.藏獒仔犬生长发育的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6,17(3):154-157. 被引量:1
-
10谭萍萍,欧阳燕,张婷,姜晓军,白琴华,叶润蓉,曹伊凡.不同海拔地区高原鼠兔的血常规及部分生化指标测定[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97,14(1):27-2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22
-
1孙丽伟,陈欣如,侯岩岩,燕顺生,阿扎提,刘斌,麦丽开,徐秉承,张勇,毕胜利.新疆和田喜马拉雅旱獭嗜肝病毒血清学初步调查[J].地方病通报,2006,21(1):19-19. 被引量:1
-
2陈欣如,燕顺生,张勇.野生动物嗜肝病毒的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21(1):89-91. 被引量:3
-
3无,漆畹生.比较医学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续)[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6,26(2):121-126.
-
4范薇.盐酸氯胺酮对喜马拉雅旱獭制动性麻醉的效果[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4):418-418. 被引量:4
-
5陶元清,王忠东.喜马拉雅旱獭的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和方法的建立[J].四川动物,2007,26(3):704-706. 被引量:11
-
6靳二辉,杨述林,冯书堂,彭克美,李奎.实验用小型猪在比较医学中的研究应用与发展[J].实验动物科学,2007,24(6):104-106. 被引量:6
-
7范薇.喜马拉雅旱獭制动性麻醉方法[J].四川动物,2008,27(6):1139-1140. 被引量:9
-
8杨丽芬,李绍东,周亚敏,唐品超,吴志蕾,王琼.猕猴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8):125-127.
-
9王忠东,范薇,陶元清.人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旱獭模型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22-25. 被引量:5
-
10范微,王忠东,陶元清,冯雪梅,王宝菊.喜马拉雅旱獭肝穿刺方法的建立[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1,31(4):287-28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85
-
1金志宏,杨小昂,职慧军,汲振余,陈洪涛,晋雪香.青海喜马拉雅旱獭感染矛形双腔吸虫的观察[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2(Z2):77-77. 被引量:2
-
2于海英,辛淑芳,王晓宁,田克恭,荣瑞章.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动态[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9,9(3):187-190. 被引量:9
-
3陈欣如,侯岩岩,燕顺生,热娜.吐尔地,徐菲莉,徐秉臣,张勇.用乙肝诊断试剂盒对新疆野生啮齿动物进行血清学调查[J].地方病通报,2004,19(4):36-38. 被引量:7
-
4苏卫.实验动物寄生虫质量控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6,6(1):60-64. 被引量:4
-
5黄孝龙.大型冬眠动物喜马拉雅旱獭的实验动物化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6,6(2):70-72. 被引量:14
-
6张广登.青海省海南州的啮齿类及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J].中国地方病防治,1989,4(6):373-374. 被引量:1
-
7邱加闽,陈兴旺,任敏,罗成香,刘大伦,刘晓棠,何多龙.青藏高原泡球蚴病流行病学研究[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5,3(3):106-109. 被引量:28
-
8孟德荣.我国旱獭的种类及国内分布研究[J].毛皮动物饲养,1996(3):18-19. 被引量:7
-
9李新宇,王宝菊,孟忠吉,汪由坤,赵西平,陆蒙吉,杨东亮.中国青海地区喜马拉雅旱獭嗜肝病毒自然感染的组织学研究[J].中国病毒学,2005,20(6):570-573. 被引量:14
-
10卢银平,王宝菊,黄红平,田拥军,杨燕,董继华,陆蒙吉,杨东亮.中国旱獭干扰素α家族基因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表达[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2):124-12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4
-
1陶元清,汪元忠,王虎,郭庆.我国首例白化喜马拉雅旱獭家族的发现及其描述[J].四川动物,2009,28(4):595-595. 被引量:7
-
2陶元清,范微,王忠东,王宝菊.喜马拉雅旱獭血液生理指标测定[J].四川动物,2010,29(5):625-626. 被引量:8
-
3王忠东,范薇,陶元清.人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旱獭模型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22-25. 被引量:5
-
4范微.动物实验技术在喜马拉雅旱獭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2011,28(6):32-34. 被引量:1
-
5王忠东.喜马拉雅旱獭动物实验技术与饲养管理[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6):653-656. 被引量:3
-
6王忠东.喜马拉雅旱獭实验笼具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2,32(4):356-357. 被引量:4
-
7陶元清.野生白化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寄生虫检测与控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5,25(5):74-76. 被引量:1
-
8陶元清.喜马拉雅旱獭繁殖设施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35(3):242-244. 被引量:3
-
9张静宵,刘海青,刘玉芳,刘巴睿,加洛,陶元清.野生白化喜马拉雅旱獭重要病原体检测与控制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8):704-708. 被引量:4
-
10刘海青,王宝菊,张静宵,范微,刘巴睿,张发荣,加洛,陶元清.喜马拉雅旱獭血液生化指标测定[J].四川动物,2015,34(5):764-766.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36
-
1李瑞山,陆振华,吉兆华,邵中军,芦希艳.我国喜马拉雅旱獭病原携带状况及其危害[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3,29(5):450-453.
-
2梁子安.河南发现野生白化环颈雉[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40-14440. 被引量:6
-
3贺学,王忠东,陶元清,范薇,张光伟,黄炳俏,陈玉龙,刘恩岐.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2,42(6):627-631. 被引量:2
-
4王忠东.喜马拉雅旱獭动物实验技术与饲养管理[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6):653-656. 被引量:3
-
5范微,刘巴睿,刘海青,张发荣,徐小青,加洛,王忠东,陶元清,薛红梅.人工饲养喜马拉雅旱獭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测定[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4,34(1):59-61. 被引量:1
-
6范微,刘巴睿,王忠东,王琰,陶元清,加洛,徐晓青,刘海青,张发荣,熊浩明.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对喜马拉雅旱獭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3):279-282. 被引量:2
-
7刘巴睿,徐晓青,刘海青,陶元清,加洛,王琰,薛红梅,杨汉青,王雪,范微.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2):6-7. 被引量:2
-
8范微,徐小青,刘巴睿,王忠东,王海洁,张勤文,刘海青,游培松.青藏高原小型兽类实验动物化潜力与应用前景[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35(1):82-86. 被引量:2
-
9徐小青,范微,刘巴睿,王海洁,加洛,刘海青.人工饲养喜马拉雅旱獭心电图测定[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5):503-505. 被引量:1
-
10陶元清.喜马拉雅旱獭繁殖设施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5,35(3):242-244. 被引量:3
-
1陶元清,王忠东.喜马拉雅旱獭的动物实验基本技术和方法的建立[J].四川动物,2007,26(3):704-706. 被引量:11
-
2陶元清,汪元忠,王虎,郭庆.我国首例白化喜马拉雅旱獭家族的发现及其描述[J].四川动物,2009,28(4):595-595. 被引量:7
-
3陶元清.白化喜马拉雅旱獭的血液生理指标[J].四川动物,2011,30(4):521-521. 被引量:2
-
4李安意.旱獭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5,13(S1):54-55.
-
5杨玉琴,丁忆远,彭秀华,徐春华,周文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1,31(6):473-477.
-
6任蓉蓉,任晓楠,李顺,刘丹慧,周晓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5,10(6):374-380.
-
7李来兴,朱筱佳,马才让加.喜马拉雅旱獭[J].西藏人文地理,2007(2):110-110.
-
8商宇伟,王楠,黄金林,焦新安.空肠弯曲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3,21(4):86-90. 被引量:3
-
9石磊.“丢失的环节”可能引发干细胞革命[J].世界科学,2007(9):23-23.
-
10李国军,石杲,李保荣.内蒙古啮齿目松鼠科种类鉴别与分类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2):199-19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