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
被引量:
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改革必须着眼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本文着重对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论述。
作者
韩俊
机构地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出处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9-21,共3页
Theory Front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乡二元结构
制度
改革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6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216
1
钟春艳,李保明,王敬华.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J]
.经济地理,2007,27(6):936-938.
被引量:28
2
辜胜阻.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
.中国社会科学,1994(5):59-66.
被引量:27
3
张定胜,杨小凯.
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J]
.世界经济,2004,27(9):3-12.
被引量:26
4
张白鸽.
四川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考[J]
.农村经济,2004(10):88-90.
被引量:2
5
孔祥敏.
城乡统筹发展:障碍及对策[J]
.长白学刊,2004(6):65-69.
被引量:8
6
王成吉.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J]
.乡镇经济,2004,20(10):19-20.
被引量:3
7
张彩江,马庆国.
“剩余劳动”与“劳动剩余”:对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新解释[J]
.学术研究,2004(11):33-40.
被引量:6
8
陈宗胜,黎德福.
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
.经济研究,2004,39(11):16-27.
被引量:119
9
段婕.
西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研究[J]
.学术探索,2004(12):38-41.
被引量:3
10
黄立军,张德强.
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的制度基础[J]
.农村经济,2005(1):120-12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3
1
付万杰,王玉华.
和谐视域下的新农村建设[J]
.北方经贸,2007(6):10-11.
2
王周火.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3006-3008.
3
谭泓,齐峰.
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J]
.理论学刊,2008(6):41-45.
被引量:7
4
柳思维.
体制转轨时期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原因探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8(6):17-22.
被引量:6
5
叶春辉,罗仁福.
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策略:一个比较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2008(9):23-30.
被引量:2
6
王彬.
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基于供需视角下的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62-65.
被引量:15
7
朱红恒.
农业生产、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8(5):18-22.
被引量:24
8
夏宁,夏锋.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9(11):66-70.
被引量:36
9
苏胜强,杨海涛,许苗苗.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09,25(2):100-103.
10
严中,贾芳.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
.内江科技,2009,30(5):4-4.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
卢冬丽,李红.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5):133-134.
2
张伟娟,田媛.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我国内需[J]
.消费导刊,2009,0(11):47-47.
被引量:2
3
陈婕娅,常可.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消费[J]
.魅力中国,2009,0(15):43-43.
4
吴太轩.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与创新[J]
.粮油加工,2008(12):25-27.
被引量:1
5
汪霞.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困境与重构[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23(2):18-22.
被引量:1
6
陆岷峰,陈志宁.
华尔街金融风暴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启示[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9.
7
居水木,李总.
基于需求收入弹性的农村准公共物品供给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37-40.
被引量:1
8
黄锡富.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是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的保证[J]
.改革与战略,2009,25(9):151-155.
被引量:1
9
黄锡富.
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龙头企业发展研究[J]
.学术论坛,2009,32(9):111-114.
被引量:2
10
彭腾.
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思考[J]
.学习论坛,2009,25(11):64-67.
被引量:4
1
韩俊.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7(11):14-20.
被引量:14
2
薛保社.
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发展,2007(6):9-9.
3
邢志行.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J]
.中国乡镇企业,2011(10):66-67.
被引量:1
4
四川省成都市国土资源局锦江分局 创新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助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2).
5
李光金.
增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的硬实力[J]
.决策导刊,2007(10):9-11.
6
何颖.
重庆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城镇化问题思考[J]
.经济视角(下),2011(9):13-15.
被引量:1
7
陈伯君,钟怀宇.
论重建农村承包地的产权主体——聚焦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J]
.天府新论,2007(6):43-48.
被引量:2
8
李敏.
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探析——基于成都市改革的实践[J]
.软科学,2011,25(8):131-133.
被引量:2
9
王强,郭晓兰.
城市吸纳农民工能力初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9):86-91.
被引量:2
10
顾益康.
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创富 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J]
.农村工作通讯,2010(2):26-29.
理论前沿
2006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