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粳新品种皖稻94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皖稻94是巢湖市农科所培育的晚粳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米质优等特性,于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成为安徽沿江地区晚粳主栽品种之一。
作者
梁华金
吕孝林
陈璋
机构地区
安徽省巢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稻米》
2006年第6期26-26,共1页
China Rice
关键词
晚粳
皖稻94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韦时遇,严企松.
皖稻101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4):616-617.
被引量:3
2
吕孝林,梁华金,汪攀,钱光斌,汤顺章,钱云云,汪继发,蒋欣,曹明龙.
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7[J]
.杂交水稻,2004,19(1):74-75.
被引量:2
3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
优质早籼新品种皖稻8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4,10(3):16-1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龚红兵,盛生兰,刁立平,陈亮明,杨图南.
籼稻恢复系镇恢129的选育及利用[J]
.杂交水稻,2000,15(4):8-9.
被引量:3
2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韦时遇,严企松.
皖稻101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4):616-61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6
1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水稻多抗性新种质湘早籼3号及HA79317-4[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1):96-100.
被引量:3
2
邓飞,倪深,朱旭东.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229-237.
被引量:12
3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王元垒,马廷臣.
早籼80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517-17518.
被引量:1
4
梁华金.
杂交中籼新组合C两优3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稻米,2018,24(3):120-121.
被引量:3
5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沈绪波.
皖稻101产量构成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25-926.
被引量:4
6
吕孝林,梁华金,汪攀,钱光斌,汤顺章,钱云云,汪继发,蒋欣,曹明龙.
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7[J]
.杂交水稻,2004,19(1):74-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夏加发,李泽福,王元垒,唐光勇.
优质中籼皖稻17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580-1580.
被引量:2
2
陈周前,夏加发,苏泽胜,李泽福,王元垒,唐光勇.
皖稻7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00-3001.
被引量:2
3
梁华金,吕孝林,周林,魏安季,吴文革.
Y两优9918在巢湖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2,27(3):45-46.
被引量:2
4
吕孝林,梁华金,汪攀,钱光斌,汤顺章,钱云云,汪继发,蒋欣,曹明龙.
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7[J]
.杂交水稻,2004,19(1):74-7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吕孝林,梁华金,吕建青,张青,魏安季.
晚粳皖稻94双改单高产栽培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93-3194.
2
夏加发,李泽福,王元垒,唐光勇.
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籼250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8,14(1):26-27.
被引量:4
3
梁华金.
杂交中籼新组合C两优3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稻米,2018,24(3):120-12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成元,谢戎,李永洪,罗婧,向箭宇.
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1345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0(7):82-83.
被引量:1
2
李星,顾亚佟,潘宗东,黄姚英,张金明,李玲琪,王建平.
黔东南优质稻引种试验示范[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80-81.
3
李琳琪,杨秀军,张金明,王建平.
黔东南12个优质稻引种试验示范[J]
.农业科技通讯,2012(5):43-46.
4
潘宗东,龙凯珍,张金明.
常规优质稻引种比较试验研究[J]
.种子,2016,35(1):113-114.
5
魏中华,谢树鹏,刘立超,门龙楠,孙中华,宗天鹏,董晓慧,李鹤鹏,史淑春.
优质早熟多抗水稻新品种绥粳2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23,53(1):42-44.
6
王镇.
香型三系杂交粳稻港优5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东港市为例[J]
.种子科技,2023,41(15):28-31.
7
谢树鹏,刘立超,门龙楠,魏中华,孙中华,宗天鹏,高世伟,刘晴,刘宇强,常慧琳,马成,王宝力,史淑春.
早熟香稻绥粳2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9):271-272.
1
江耀斌.
安徽沿江地区稻麦两熟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70-71.
被引量:1
2
吴新德,江志根,朱勤,凌冰.
硫衣尿素对安徽沿江地区几种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6):64-67.
被引量:4
3
范正旺,王新胜,江礼斌.
2003年安徽沿江地区棉花减产原因分析[J]
.中国棉花,2004,31(10):42-42.
4
王贵龙.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0):10-10.
5
钱晓华,胡仁健,常江,单梦超,胡荣根,孙义祥,刘枫,周学军.
安徽沿江地区机插单季稻高产高效肥料运筹研究[J]
.中国稻米,2016,22(6):71-75.
被引量:1
6
阚画春,齐苗,於春,郑曙峰.
安徽沿江地区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1,28(9):1277-1278.
7
江礼斌,王长水,李秀珍,石承凤.
国审九杂四号在安徽沿江地区的种植表现[J]
.中国棉花,2006,33(9):32-32.
8
胡春艳,陶乐明,刘枫,赵俊兰.
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73-14074.
被引量:2
9
王桂平,李正金,郭锡平.
2014年部分粳稻种子发芽率偏低的原因探讨[J]
.中国种业,2014(11):44-45.
被引量:4
10
何团结,苏香峰,齐苗.
安徽沿江地区棉田涝灾评估及应急管理措施[J]
.中国棉花,2011,38(6):39-40.
被引量:1
中国稻米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