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贲》象穷白——中国画传统敷色辨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悠久的中国绘画有着传统审美习惯和所用工具材料中“墨”的局限。历代画家在创作实践中“重墨轻色”把墨法的研究视为重中之重,致使墨的运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有“知白守墨”、“墨分五彩”、“水墨为上”之说。而敷色,则被当作水墨不足时的辅助手段,即所谓“水墨胜处色无功”(李可染题画句)“包不过五”等等,也正是由于过多关注墨法的运用从而减弱了对绘画中色彩的追求。崇尚传统的画家评画以“雅、“俗”论高下。明代王绂在“论道”中把“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丹华夸目”)视为甜,俗的表现特征”(引自《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159页)。特别是元代之后的文人画崇尚“空灵与淡雅”认为“墨晕既足,设色亦可,不设色亦可”。
作者 王晓
出处 《西北美术》 2003年第4期46-47,共2页 Northwest Fine Art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