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低水胶比混凝土试件在饱和硫酸钠溶液中浸泡和干湿循环的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比的试验方法,探讨了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掺硅灰和优质粉煤灰的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作者
朱冬生
唐旭光
李术林
机构地区
湖南省湘潭市建筑行业管理办公室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湘潭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出处
《中外建筑》
2006年第4期180-182,共3页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关键词
低水胶比
动弹性模量
硫酸盐侵蚀
分类号
TU528.3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1]ACI Committee 234.Guide for the use of silica fume in concrete.ACI 234R~96.
2
龙湘敏,谢友均,刘宝举.
超细粉煤灰在低水胶比浆体中的密实填充作用[J]
.混凝土,2002(3):38-40.
被引量:18
3
谢友均,刘宝举,龙广成.
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密实填充性能研究[J]
.硅酸盐学报,2001,29(6):512-517.
被引量:77
4
肖佳,周士琼,徐亦冬.
粉煤灰、硅灰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3(8):28-30.
被引量:49
5
[5]Lu Cui,Jong Hermanm,Cahyadi.Permeability and pore structure of OPC paste.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1,31 (2):277~28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王爱勤,张承志,唐明述.
火山灰质材料的填充作用[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5(5):19-21.
被引量:23
2
谢永红,魏发骏.
粉煤灰的形态效应在低水胶比条件下的特殊性[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6(2):18-21.
被引量:9
3
王爱勤,杨南如,钟白茜,张承志.
粉煤灰水泥的水化动力学[J]
.硅酸盐学报,1997,25(2):123-129.
被引量:42
4
Feng N Q,Adv Cem Res,2000年,12卷,3期,89页
5
林震,硅酸盐学报,2000年,28卷,suppl期,6页
6
谢友均,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8年,12卷,增刊,119页
7
Wang Aiqin,Cem Concr Res,1997年,27卷,5期,685页
8
冯乃谦,石云兴,郝挺宇.
矿物质超细粉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S1):105-111.
被引量:15
9
谢友均,周士琼,尹建,刘宝举,龙广成.
超细磨粉煤灰作用效应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S1):121-124.
被引量:11
10
吴中伟.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科技创新[J]
.建筑材料学报,1998,1(1):1-7.
被引量:227
共引文献
137
1
龙广成,吕学锋,谢友均,余志武.
自然扩散条件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沉积(英文)[J]
.硅酸盐学报,2008,36(4):465-469.
被引量:3
2
安建中.
浆体中连续粒径水泥颗粒的堆积密度研究[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08,0(10):76-81.
3
鞠丽艳,张雄.
掺多元复合矿物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8):1027-1032.
被引量:21
4
谢友均,刘宝举,刘伟.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1(2):46-51.
被引量:87
5
刘宝举,谢友均.
矿渣细度及掺量对水泥净浆及胶砂性能影响[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1):25-29.
被引量:15
6
朱宝林,黄新,马保国,朱洪波.
低水灰比大流动度水泥净浆流变参数的测试方法[J]
.混凝土,2005(6):18-19.
7
郭晔,朱宝林,黄新,马保国,朱洪波.
浆体中连续粒径粉体的堆积密度计算方法[J]
.混凝土,2005(6):20-23.
被引量:3
8
孙志刚,董发勤.
生态混凝土集成与组装技术[J]
.混凝土,2005(7):3-7.
被引量:2
9
盖永丰,戴民,张敬会.
矿渣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5(7):67-70.
被引量:8
10
何登良,董发勤,邓跃全,徐光亮.
几种矿物的超细加工及对建材防氡防辐射性能的影响[J]
.矿物岩石,2005,25(3):127-13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6
1
胡蝶,麻海燕,余红发,曹文涛,翁智财.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英文)[J]
.硅酸盐学报,2009,37(1):129-134.
被引量:31
2
杨全兵,吴学礼,黄士元.
混凝土抗盐冻剥蚀性的影响因素[J]
.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93,6(2):93-98.
被引量:8
3
吴家冠,段亚辉.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边墙衬砌混凝土通水冷却温控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9):96-99.
被引量:16
4
王甲春,阎培渝,余红发.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分析与预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85-87.
被引量:7
5
陈迅捷,欧阳幼玲.
海洋环境中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试验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9(2):68-71.
被引量:8
6
周茗如,高扬,孙云飚,陶岚,乔宏霞.
粉煤灰混凝土抗盐冻性能的研究[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09,23(4):6-9.
被引量:4
7
熊剑平,申爱琴,潘载业.
道路水泥混凝土抗盐冻性试验研究[J]
.公路,2010,55(2):152-159.
被引量:15
8
曹擎宇,孙伟,赵勇,郝挺宇,黄嘉亿,郭丽萍.
纤维素纤维混凝土性能及在二次衬砌中的应用[J]
.铁道学报,2012,34(7):103-107.
被引量:18
9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崔巩,吕进,张倩倩.
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静动态力学行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33(6):21-28.
被引量:9
10
游有鲲,缪昌文,慕儒.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研究[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5):14-15.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1
1
穆松,李化建,王育江,周莹.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理论与提升方法[J]
.铁道建筑,2018,58(11):20-2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毅.
考虑耐久性的隧道工程设计关键点分析[J]
.工程与建设,2019,33(2):212-213.
2
杨斌,张言,程冠之,陈民文,李国栋,于本田.
京雄城际铁路混凝土桥墩不同养护方式效果对比[J]
.铁道建筑,2020,60(9):39-42.
被引量:5
3
李伟,杨丹,李庆.
混凝土结构裂缝对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2020,57(S01):273-276.
被引量:9
4
高猛,潘睿雅,冯明扬,刘保东,贺文涛.
波纹钢-橡胶混凝土组合板界面抗剪行为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2022,62(6):72-76.
5
张四江,冯玉功,梁岩涛,常好晶,张富平,李伟,景明明.
硅酸钠自修复微胶囊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铁道建筑,2022,62(9):157-161.
被引量:1
6
李晓波.
铁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2022,13(5):49-52.
7
李晟,李正中,邳慧然,张雪元.
无砟轨道病害研究进展综述[J]
.天津建设科技,2024,34(3):6-10.
1
侯爱军.
关于住宅玄关设计的探讨[J]
.山西建筑,2008,34(1):47-48.
被引量:4
2
王欣华,胡博,杨子民.
后注浆灌注桩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应用分析[J]
.岩土工程技术,2013,27(2):100-104.
被引量:1
3
边晓明,刘小翠.
浅析砾石土渗透试验[J]
.葛洲坝集团科技,2011(1):64-66.
4
梁博,董兴杰,刘建.
冰球与盘管制冰过程的热阻变化对比[J]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29(1):8-10.
被引量:2
5
刘晓东,田林,高子钰.
BIM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影响研究[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5,20(3):117-120.
被引量:24
6
杨帆,魏春雨,谷春田.
由湘雅百年谈墨菲与中式古典复兴的开启[J]
.建筑学报,2014(S1):34-39.
被引量:1
中外建筑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