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意义转移”到“意义依附”——广告意义的结构转型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我国广告的发展现状出发,总结了广告意义系统生产与传播的结构转型——从符号象征层面的“意义转移”向社会功能层面的“意义依附”的转向,分析了“意义依附”所蕴含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进行广告社会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思考的必要性。
作者
刘泓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6-181,共6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告传播的社会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B088)成果之一。
关键词
广告
意义转移
意义依附
广告社会学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刘泓.
广告学“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J]
.新闻大学,2006(2):83-87.
被引量:12
2
颜纯钧.
“电视的孩子”与身份建构[J]
.东南学术,2003(3):46-50.
被引量:3
3
蔡放,闫殿清(摄影).
黄升民:2005年广告主营销传播三大借鉴[J]
.广告主,2005(12):50-51.
被引量:1
4
《市场观察·广告主》征稿[J]
.广告主,2005(1):50-5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43.
2
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8页.
3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第73页.
4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页.
5
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282.
6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235.
7
丁允朋.为广告正名[N].文汇报.1979年1月14日
8
姚曦,李名亮.中国大陆广告学论文研究现状定量分析[A].新闻与传播评论[C].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第206页
9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广告学教研室.广告学—理论与应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442页.
10
广州报业(1827-1990).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8页
共引文献
13
1
刘泓.
广告传播的意义系统结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42-147.
被引量:1
2
唐乐.
广告学的核心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5):94-100.
被引量:5
3
刘振.
我国广告研究现状分析[J]
.当代传播,2010(2):83-84.
被引量:7
4
南长森.
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2):69-75.
被引量:21
5
王春泉.
现代学术浪潮中的慢读与开垦——作为学科事件或学术“褶子”的《广告研究》[J]
.广告大观(理论版),2010(5):10-19.
被引量:1
6
高丽华,夏益冰.
融合 拓展 提升--2006-2010年广告学优秀硕士论文量化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0):121-125.
被引量:1
7
常燕民.
广告学研究的“走进来”与“走出去”——从博弈论视角观照广告学[J]
.新闻界,2014(17):38-42.
被引量:1
8
陈敏.
从学术知识生产看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的规范写作——基于15位研究生导师的访谈[J]
.新闻记者,2016(8):10-20.
被引量:3
9
莫莉,曾梓萱,佘菁琦.
中国广告学科定位与发展走向:基于CSSCI十年研究综述(2007-2016)的启示与建议[J]
.广告大观(理论版),2017,0(5):43-52.
被引量:5
10
桂世河,汤梅.
我国“广告”概念现代化及其机制研究——基于《湖北商务报》对“广告”概念现代化的首创之功[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11):111-1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4
1
谢彦君,彭丹.
旅游、旅游体验和符号——对相关研究的一个评述[J]
.旅游科学,2005,19(6):1-6.
被引量:129
2
杨振之,邹积艺.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
.旅游学刊,2006,21(5):75-79.
被引量:125
3
刘泓.
广告学“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J]
.新闻大学,2006(2):83-87.
被引量:12
4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53.
5
黄升民.广告观[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6
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7
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M].任海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慕尼兹 A M 欧盖因 T C.品牌社群.消费者研究,2001,(27).
9
贝格兹 R 多拉基亚 U M.小团体品牌社群中消费者参与的前项及其购买结果.国际市场调查,2006,(23).
10
《中国广告二十年猛进史》(1979-1998年初稿)[J].国际广告,1999,(8).
引证文献
4
1
刘泓.
广告传播的意义系统结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42-147.
被引量:1
2
刘泓.
电视广告传播的“意义依附”特征[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08-112.
被引量:3
3
杨海军,张雯雯.
论中国当代广告话语变迁的历史轨迹[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2):79-85.
被引量:3
4
李贵清,邓漫英,王玉珊,隋春花.
广东珠玑古巷文化旅游符号传播提升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1):67-7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任瑜艳.
珠玑古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
.现代交际,2020(20):51-53.
2
杨先顺,程曼欣.
争议广告的话语分析[J]
.新闻界,2011(1):25-27.
被引量:7
3
杜积西,严小芳.
舆情事件的符号化传播及其存在的问题[J]
.东南传播,2012(6):38-40.
被引量:2
4
黄秀莲,叶凤琴.
批评很强大 广告不在场——对广告文化批评的反思[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1):129-133.
5
陈媛.
全媒体时代的电视广告传播[J]
.中国传媒科技,2016,0(10):15-16.
被引量:1
6
晓枫.
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广告发展[J]
.新闻前哨,2017(4):36-38.
7
李贵清,刘伟娜,戴辉粮,陈晓婷,潘敏盈,田广增.
符号视角下连南千年瑶寨旅游营销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20):89-91.
8
杨效宏,徐丹.
广告作为话语方式的社会实践过程[J]
.中国广告,2021(7):62-66.
被引量:3
9
李沐阳.
珠玑龙狮的文化存续[J]
.四川体育科学,2022,41(5):87-91.
10
梁毅,朱雪梅.
南雄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策略研究[J]
.城市建筑,2023,20(8):201-205.
被引量:3
1
旺楚格.
结构转型与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之思考[J]
.鄂尔多斯文化,2011,0(3):19-23.
被引量:1
2
张源源.
论区域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象征[J]
.俪人(教师),2016,0(8):206-206.
3
封英.
发挥好文化产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J]
.红旗文稿,2017(7):33-34.
被引量:5
4
范明珠.
宗教与现代社会的第二伦理语系[J]
.社会学家茶座,2005(1):33-37.
5
王雷,张德胜.
大数据时代太极拳的文化传播策略[J]
.青年记者,2016(26):127-128.
被引量:4
6
彭燃.
把握好文化根基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结合武汉地区的教育、产业优势谈其发展[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3):122-123.
7
吴方方.
走进宗教之城[J]
.魅力中国,2013(25):240-240.
8
刘晓春.
民族志写作的革命——格尔兹《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的意义[J]
.民族艺术,2006(1):54-60.
被引量:13
9
乔洪,张序贵.
中华民族色彩观念中的红色[J]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3,20(2):128-131.
被引量:5
10
肖达娜.
中国龙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重构[J]
.南方论刊,2015(8):90-92.
被引量:4
东南学术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