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中国在社会生活上奉行家国一体,依靠礼法秩序维护统治。当今时代建设公民社会,进行公民伦理建构必须要在宏观的宪政精神指引下对传统伦理进行扬弃,以利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张扬公民的权利。
作者
邓新年
机构地区
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17-18,共2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关键词
公民伦理
公民社会
宪政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陈建明.
儒家伦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J]
.重庆社会科学,2006(3):101-105.
被引量:4
2
李晓明.
宪政视角下的公民基本权利[J]
.学术交流,2006(2):40-42.
被引量:7
3
徐克谦.
“仁义礼智信”与当代社会道德文明建设[J]
.学习论坛,2005,21(4):49-51.
被引量:5
4
曾盛聪.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J]
.社会科学,2005(2):71-78.
被引量:25
5
廖申白.
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
.哲学研究,2001(11):67-74.
被引量:64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廖申白.
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
.哲学研究,2001(11):67-74.
被引量:64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3
[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4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1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7
.《孟子》[M].,..
8
[德]黑格尔 范扬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175页.
9
[德]马克斯·韦伯 于晓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页.
10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 柯雄译.《公民与文明社会》[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2页.
共引文献
97
1
程结晶,黎光明.
江西省农村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农业考古,2006(3):320-323.
被引量:2
2
周国文.
公民伦理的理论辨析与诠释——兼论公民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4):1-6.
被引量:1
3
廖志鹏.
中国现代化对政府行政伦理的现实诉求[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12-14.
4
王鹏.
浅析社会转型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4(1):26-28.
被引量:2
5
陈士福,李文.
法治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J]
.开发研究,2009(S1):174-176.
被引量:2
6
周奋进.
浅析公共道德建设的文化难题[J]
.理论学刊,2004(10):44-48.
被引量:4
7
曾盛聪.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J]
.社会科学,2005(2):71-78.
被引量:25
8
周国文.
现代视域下的公民伦理[J]
.理论与现代化,2005(2):88-91.
被引量:4
9
廖申白.
论公民伦理——兼谈梁启超的“公德”、“私德”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3):83-88.
被引量:20
10
吴威威.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05(3):69-7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
1
周国文.
公民伦理的理论辨析与诠释——兼论公民伦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4):1-6.
被引量:1
2
曾盛聪.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J]
.社会科学,2005(2):71-78.
被引量:25
3
周国文.
公民伦理的概念解析与理论缘起[J]
.天府新论,2006(2):35-39.
被引量:2
4
陈建明.
儒家伦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J]
.重庆社会科学,2006(3):101-105.
被引量:4
5
晏辉.
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与实现方式[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3-47.
被引量:2
6
李洁珍.
和谐社会的公民伦理精神与法治精神的价值蕴涵[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9-21.
被引量:1
7
高湘媛,高炜.
论和谐社会公民身份的伦理向度[J]
.学术交流,2011(1):38-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贾林丹.
论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伦理培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1):160-161.
1
李未醉.
略论孝道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及其影响[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49-53.
2
史娜.
当代中国公民文化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3):106-107.
被引量:1
3
祁志祥.
“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权利[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8(1):24-24.
4
芦苇岸.
本着“求真”的精神指引(创作谈)[J]
.绿风,2015,0(3):13-14.
5
杨明.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发展的历史与逻辑[J]
.道德与文明,2014(2):5-9.
被引量:6
6
许天羽.
谈宗教精神与科学的关系[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4.
7
许大平.
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及其当代意义[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128-130.
8
开展以“规范”为主题创建和谐清真寺活动的倡议书[J]
.中国穆斯林,2016(2):4-4.
9
白一汐.
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评价[J]
.唐都学刊,2004,20(5):70-71.
被引量:2
10
韩昱东.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6):101-103.
湖南社会科学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