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物馆的旅游开发——以西安兵马俑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出处
《南方文物》
2006年第4期135-136,104,共3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同被引文献19
-
1栗中斌.论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J].华夏星火,2004(6):62-64. 被引量:2
-
2吕建昌.博物馆与社区经济的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5(1):16-23. 被引量:5
-
3蔡荭.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构想[J].文物世界,2006(3):90-91. 被引量:2
-
4孙雪冬.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的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6(2):8-10. 被引量:13
-
5杨国杰.论现代博物馆职能演化的进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8):181-184. 被引量:20
-
6尹相新.浅谈博物馆几大观念的更新[J].博物馆研究,2007(3):86-88. 被引量:2
-
7崔大伟.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探讨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1(007)
-
8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9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
10彭淑琦.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3):129-13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
-
1滕志朋,吴颉.论民族博物馆目标观众的培养——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例[J].重庆与世界,2012,29(3):67-70.
-
2阮晨红,姜涵琪,陈雅琪,肖瑶,方玲,邓小艳.基于栅格分析法探析研学旅行背景下文博场馆的遗产活化路径——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2):110-113. 被引量:3
-
1郭丽芬.浅议博物馆陈列中蜡像艺术的存在合理性与陈列原则[J].黑河学刊,2011(4):175-176.
-
2高洁.浅谈博物馆传播、教育的多样化[J].鄂尔多斯文化,2012,0(5):34-35.
-
3王宏钧.中国历史博物馆[J].中国文化遗产,2005(4):54-55.
-
4顾清琴.略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的社会效益[J].中国地质教育,1994,3(2):72-74.
-
5曹欣欣.博物馆陈列的现实主义特征[J].中国博物馆,1994(2):45-47.
-
6朱琳.博物馆陈列的美学特征和教育途径[J].中国博物馆,1989(4):86-88. 被引量:5
-
7叶南.如何衡量“档案收集齐全、完整”[J].档案时空,1991,0(1):45-45. 被引量:1
-
8明文秀.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与陈列[J].东南文化,2014(2):111-116. 被引量:4
-
9张琳.讲解队伍建设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分析[J].青年时代,2016,0(22):80-80. 被引量:1
-
10许玉华.浅谈讲解队伍建设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J].才智,2011,0(22):310-31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