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底层社会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流动机制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机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底层能否实现公正合理的社会流动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合法性的重大考验。当前底层社会在向上流动中遇到很多的障碍,这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体制的原因。因此,为了促进社会和谐,有必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体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
作者
白冰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底层社会
流动机制
和谐社会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1
阳桂兰,肖霞.
浅论公平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6):45-46.
被引量:6
2
周晨虹.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社会流动机制[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4):16-19.
被引量:1
3
王春光.
警惕农民工“底层化意识”加剧[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5):1-1.
被引量:17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2004.
5
戴维·波普诺;李强.社会学,1999.
6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200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黄颂,陈友华.
略论当代西方社会分层中关于社会流动的思想[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2):1-4.
被引量:5
2
郭新华,伍再华.
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
.经济与管理,2005,19(1):17-19.
被引量:24
3
(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社会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龚维斌.
社会流动:理想类型与国际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5):82-86.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21
1
赖作卿,闫俊强,郭艳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观念障碍及其突破[J]
.新疆农垦经济,2007(4):20-23.
2
李煜玘,郭春华.
我国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成因的研究现状与前瞻[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9):30-35.
被引量:5
3
甄月桥,陈蔚,葛列众.
农民工就业心理的代际差异探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7-10.
被引量:5
4
钱正武.
农民工与社会稳定: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6):10-15.
被引量:10
5
陆海深.
农民工在城市是融合还是分离?——当前应关注的几个农民工问题[J]
.资料通讯,2007(5):37-39.
被引量:2
6
黎铮.
论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中国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92-95.
7
陈仁涛.
农民工阶层的政治成长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J]
.中国青年研究,2008(7):9-13.
被引量:4
8
陈仁涛.
农民工阶层的政治成长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J]
.理论与改革,2008(6):47-50.
被引量:1
9
戴卫东,丁怡.
二元体制下的农民工社会保护:一个研究综述[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139-143.
被引量:2
10
李志国.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建构[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106-106.
同被引文献
41
1
赵路华.
橄榄型社会结构中阻碍共同富裕的因素分析[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2):38-40.
被引量:2
2
龚维斌.
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4):64-69.
被引量:17
3
刘建明.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构建小康社会结构[J]
.理论探讨,2005(2):17-20.
被引量:6
4
莫秋婵.
建构橄榄型社会结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5):24-28.
被引量:2
5
唐美玲,蔡扬眉.
当代青年的就业成本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7(4):11-14.
被引量:4
6
单士兵.
社会流动机制应合乎公平正义[J]
.中国报道,2007(6):118-118.
被引量:1
7
何忠洲.
“高知”贫民村调查[J]
.中国新闻周刊,2007(28):20-24.
被引量:6
8
陈晓.
想往高处走 却向低处流[J]
.中国新闻周刊,2007(28):27-28.
被引量:1
9
秋风.
别让他们看不到未来[J]
.中国新闻周刊,2007(28):30-30.
被引量:1
10
许传新.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看大学生失业[EB/OL]、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105&ID=1162.
引证文献
4
1
杨建义.
社会流动视野下高校毕业生待就业问题探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51-156.
被引量:5
2
袁光全.
论“橄榄型”社会结构[J]
.南方论刊,2011(4):7-10.
被引量:2
3
祁永忠,栾福茂.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J]
.生产力研究,2012(9):20-23.
被引量:9
4
徐春雷,高月格.
浅析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相关性[J]
.消费导刊,2015,0(6):144-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张科.
试论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J]
.经济视野,2013(23).
被引量:2
2
朱强.
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策略选择[J]
.职教通讯,2013(19):50-54.
3
胡放之.
制度障碍、社会流动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
.理论月刊,2014(2):157-161.
被引量:3
4
刘玲.
从社会流动视角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2):217-217.
被引量:1
5
胡国平.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探讨[J]
.商情,2014(17):91-91.
6
刘德中.
增强中国道路自信的三个发展哲学问题[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6):95-97.
被引量:1
7
汪俊武.
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裸考”现象[J]
.巢湖学院学报,2015,17(1):148-152.
8
李晶.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
.经济视野,2014,0(16):471-471.
被引量:4
9
李李健.
2006—2013年温州GDP含金量的比较分析[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11-15.
10
张蔚冉.
论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J]
.中国集体经济,2015(24):39-40.
被引量:2
1
徐朴.
社会流动合理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学报,2005(3):19-22.
2
马雪松.
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与社会活力[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10):12-14.
3
马传松.
论和谐社会视域中合理的社会流动[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81-86.
被引量:2
4
孙自俊.
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是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J]
.社会学研究,1987(2):62-64.
5
樊继来,唐晓燕.
增强政治合法性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J]
.理论界,2005(3):5-7.
被引量:3
6
房玉霞.
积极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54-57.
7
杨柳.
促进“蚁族”向上流动的公共政策选择[J]
.当代青年研究,2014(2):112-116.
8
郭华茹.
论人的需要与改善民生[J]
.学术论坛,2008,31(2):155-158.
被引量:5
9
周晨虹.
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协调机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5):57-60.
被引量:6
10
周奎君.
从农民工生存现状看社会排斥及后果[J]
.社会科学家,2006,21(5):89-90.
被引量:8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