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给当前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途经,强化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其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
曹仁清
机构地区
浙江工业大学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80-181,共2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关键词
信息化
网络
大学生
非正式群体
分类号
G64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庄国波.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1):34-39.
被引量:10
2
邹绍清,苏如娟.
试论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1):20-22.
被引量:13
3
潘从义.
新时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4(6):145-14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 康.社会学词典[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31
1
赵艺.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合理引导与适度规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43-44.
被引量:11
2
李凌峰.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探究和思考[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6):109-112.
被引量:4
3
阮永福,成守允.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体育小群体文化变迁的研究[J]
.运动,2012(8):75-77.
4
雍小琳,拉巴其美.
西藏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7-118.
5
戴伶俐.
利用网络虚拟群体的特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57-159.
被引量:3
6
蒋礼文.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J]
.理论界,2006(1):123-124.
被引量:3
7
余辉.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2006(5):79-82.
被引量:7
8
吴云,范禀辉.
论对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2(5):61-62.
被引量:4
9
李卫星.
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引导与管理[J]
.江苏高教,2007(5):119-120.
被引量:3
10
徐娜,张桂芝.
网络游戏中青少年非正式群体与网络游戏的监管[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5):127-128.
被引量:1
1
林建祥.
试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57-59.
2
尚利.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J]
.继续教育研究,2000(2):75-76.
被引量:1
3
江红霞.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5):118-119.
被引量:1
4
侯晨晨.
浅谈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
.大东方,2015,0(9):114-114.
5
张莉.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31-34.
被引量:6
6
张红卫,赵红灿.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探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3X):148-149.
被引量:2
7
谈红,宋秉斌.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04-106.
被引量:5
8
姚琳.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J]
.智富时代,2015,0(5X):253-253.
9
赵振有.
突出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学理论,2009(18):255-256.
被引量:1
10
龚蕊.
团结就是力量——小议如何形成和提升班级凝聚力[J]
.科技信息,2014,0(4):184-184.
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
2006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