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售房养老——养老新思路的初探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谨提出一种新型的房产养老模式——售房养老。并对该养老模式的基本思路、开办意义、思想渊源、开办机构、可发生风险及模式运营的展望等给予相当的探讨,以对迅速到来的老龄化危机以有效的防范和应对。
作者
柴效武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Zhongguo Jingji Pinglu
关键词
售房养老
养老保障
生命周期
反抵押贷款
分类号
F832.4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50
1
温世扬,廖焕国.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J]
.时代法学,2004,2(5):6-18.
被引量:33
2
郭明瑞.
关于我国物权立法的三点思考[J]
.中国法学,1998(2):21-26.
被引量:27
3
赖晓永.
对我国发展反抵押贷款业务的思考[J]
.金融与经济,2004(10):36-37.
被引量:12
4
屈茂辉.
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J]
.法律科学,2002,20(3):74-81.
被引量:22
5
钱明星.
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J]
.中国法学,2001(5):13-22.
被引量:146
6
屈茂辉.
论人役权的现代意义[J]
.金陵法律评论,2002(1):55-66.
被引量:11
7
成涛,李小年,陈历幸.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下)[J]
.商务与法律,2002(4):29-32.
被引量:1
8
徐涤宇.
物权法体系构造之若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4):141-148.
被引量:7
9
童汇慧,柴效武.
住宅资产流动转换以发挥养老保障功效的探讨[J]
.企业经济,2005,24(5):14-16.
被引量:4
10
柴效武,余中国.
美国反抵押贷款制度实施的介绍[J]
.浙江金融,2005(6):26-2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柴效武,方明.
售房养老模式中金融运营机制的探讨[J]
.金融论坛,2004,9(11):3-8.
被引量:15
2
潘佳奇.
试论建筑物用益权[J]
.天府新论,2006(4):85-90.
被引量:1
3
迟景明,张怡,张维娜.
老龄化社会条件下反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4):16-18.
4
童汇慧.
住房反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推行中的风险判断[J]
.企业经济,2007,26(3):125-127.
被引量:6
5
童汇慧,柴效武.
反向抵押贷款福利型与市场型运营模式探讨[J]
.企业经济,2010,29(5):154-158.
被引量:7
6
訚军,何颖媛.
我国住房反抵押贷款风险的博弈分析[J]
.求索,2013(5):196-1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沈义力.
江西林业投融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79-83.
被引量:13
2
战松,陈海鑫.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住房反抵押贷款房屋终值测算[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58-161.
3
吴凯,黄湘红.
逆抵押贷款——中国养老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
.消费导刊,2009,0(13):88-88.
被引量:2
4
周俊山.
中国住房反抵押贷款的前景分析[J]
.浙江金融,2012,0(3):13-16.
5
童汇慧,柴效武.
住宅资产流动转换以发挥养老保障功效的探讨[J]
.企业经济,2005,24(5):14-16.
被引量:4
6
邱澄.
对于“住房反抵押贷款”模式的经济学思考[J]
.生态经济,2005,21(8):46-49.
被引量:2
7
魏华林,何士宏.
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保险机制的设计与安排[J]
.保险研究,2007(10):24-27.
被引量:4
8
杨立新,王竹.
解释论视野下的《物权法》第一百六十六条和第一百六十七条——兼评用益物权编“不动产即土地”定势思维[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1):38-43.
被引量:7
9
柴效武.
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开办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的评析[J]
.城市,2008(1):61-64.
被引量:22
10
张钟元,于哲.
一种新型养老体系及其可行性的模糊评价[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2):166-169.
1
童汇慧.
住房反抵押贷款模式的目标群体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6(11Z):166-167.
被引量:3
2
杜朝运,黄小璇.
售房养老——中国老龄化趋势下养老问题的新思路[J]
.广西金融研究,2006(4):42-47.
被引量:2
3
柴效武,童丽华.
售房养老模式中金融作用机制的评析[J]
.温州论坛,2003(4):34-38.
被引量:4
4
宋一凡.
美国新兴的反抵押贷款[J]
.上海金融,1991(3):28-28.
被引量:1
5
杨明.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中国发展应用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6):36-38.
被引量:1
6
武腾,马昕彦.
反抵押贷款解决养老难题[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8(9):100-101.
7
柴效武,岑惠.
住房抵押贷款与反抵押贷款的异同评析[J]
.海南金融,2004(7):45-47.
被引量:11
8
詹绚伟,柴效武.
反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可行性探讨[J]
.商业时代,2005(21):51-51.
被引量:2
9
王冬吾.
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以房养老[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8):38-40.
10
严红梅,王雪.
建立“和谐税收”的有关思考[J]
.财会月刊(中),2007(6):25-26.
被引量:1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