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内在超越”对当代中国人的意义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儒家以其特有的超越理念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儒家的“内在超越”有两个基本要素与市场经济的精神生活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一是“在世超越”,二是责任意识。儒家的超越观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
作者
杨清荣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儒家
内在超越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4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蒙培元.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J]
.哲学动态,2003(10):3-8.
被引量:14
2
郝大雏 安乐哲.殊连同归—诠释孔子思想的三项基本预设假定[J].大陆杂志,(5).
3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M].台湾学生书局,197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荀子·天论》[M].,..
6
.《孟子·尽心下》[M].,..
共引文献
1841
1
梁韦弦.
老子、孔子及韩非思想四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52-56.
2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3
杨国荣.
儒家的形上之思[J]
.浙江学刊,2004(4):75-79.
被引量:12
4
赵玲.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5
徐亚文.
"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J]
.中国法学,2004(4):46-54.
被引量:28
6
冯达成.
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原则[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29-31.
被引量:10
7
张赪.
从先秦时期“介词+场所”在句中不合规律分布的用例看汉语的词序原则[J]
.语言研究,2000,20(2):63-69.
被引量:8
8
俞美玉.
写作对于高职生的价值[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9):53-54.
被引量:1
9
李晓榕.
试论我国先秦思想家的政治思维方式[J]
.求实,2001(2):38-41.
10
刘怀光.
建立感性活动史的哲学努力——从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改造看马克思的哲学思考[J]
.理论探讨,2001(6):28-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郑家栋.
从“内在超越”说起[J]
.哲学动态,1998(2):18-20.
被引量:10
2
初文杰,陈太安.
儒家辩证统一群己观及其现代关照[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4):97-98.
被引量:1
3
马向真.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8):39-43.
被引量:37
4
王卫东.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范与重塑[J/OL].中国校外教育,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xwjy2011z3005.aspx.
5
张宁娟.
论批判型教师及其成长[J]
.教育学术月刊,2008(1):26-32.
被引量:2
6
于俊如,史佳华.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32-38.
被引量:25
7
谭建平,伏芬.
当代大学生价值冲突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47-50.
被引量:14
8
贺来.
“内在超越”与哲学的批判本性[J]
.学术研究,2010(9):14-19.
被引量:11
9
伍叶琴,李森,戴宏才.
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J]
.教育研究,2013,34(1):119-125.
被引量:80
10
刘若谷.
幸福成长:教育价值的本体回归[J]
.教育研究,2016,37(5):66-7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闫志敏,李卫朝.
儒学“内在超越”品质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借鉴意义[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6):68-71.
2
王辉.
内在超越:教师职业发展的进阶之路[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0(3):55-60.
3
佟雪峰.
自由、秩序与超越——先秦儒家的情感安顿路径[J]
.人文天下,2022(8):4-8.
1
赵卫东.
丘处机养生思想略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1):123-128.
被引量:1
2
晁乐红,龚浩宇.
先义后仁:儒家仁义的现代转换——与西方正义相比较[J]
.伦理学研究,2014(6):26-31.
被引量:2
3
倪志娟.
当代语言的时空纬度[J]
.社会科学研究,2007(2):120-124.
被引量:1
4
李纯斌.
后现代主义视域的利他行为培育[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51-52.
5
袁伟时.
从魏源看19世纪中国哲学[J]
.中国哲学史,1993(3):69-75.
6
付艳艳.
科技的人文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实现路径[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3):23-25.
7
白虹.
阿奎那人学思想的理论特色与人的全面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9(3):118-122.
8
方敏.
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575-579.
9
王永进,左冲.
儒家哲学思想在转型时期的积极作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56-58.
10
寒竹.
中国崛起需跨过愤怒门槛[J]
.社会观察,2013(6):22-24.
道德与文明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