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74,共1页
同被引文献17
-
1包金花.浅谈农村经济产业化问题[J].内蒙古统计,2006(6):89-90. 被引量:3
-
2李剑富,郭金丰.农民素质现状及其特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5(6):89-92. 被引量:11
-
3曾松亭.浅析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模式——以福建省南平市为案例[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41-43. 被引量:11
-
4付俊红.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6(09S):196-198. 被引量:8
-
5缑博,谭英,奉公.电视文化传播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农户的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82-86. 被引量:22
-
6方晓红,薛涛.电视媒介如何推进解决“三农问题”[J].传媒观察,2006(11):46-48. 被引量:3
-
7李加汇,刘长青.开展科技创新 发展新型农业[J].河南农业,2006(12):37-37. 被引量:1
-
8黄亚林,李明贤.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国际借鉴[J].农业经济,2007(1):23-26. 被引量:9
-
9万宝瑞.把发展现代农业贯穿新农村建设始终[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1):4-7. 被引量:22
-
10杨立新,冯尚春.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农民的理性透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9-82.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9
-
1吴爱梅.科学发展首先要发展农民[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6):102-103.
-
2胡肃银,施正好.旌德县农村发展能手现状及其分析[J].农技服务,2008,25(6):108-109.
-
3刘照保.正阳县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农技服务,2009,26(8):149-149.
-
4李奇璋,周选围.农学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特殊的教育内容[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11-18314. 被引量:3
-
5周桂荣.廊坊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问题与实施策略研究[J].农技服务,2010,27(5):667-667.
-
6张翔.人力资本对皖江城市带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69-13171.
-
7陈敏丽,汪徐.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146-150. 被引量:4
-
8曾灵凤,戴幼玲.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培养探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2(2):56-59. 被引量:6
-
9傅伊丽.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项目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11):30-31.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4):10-12.
-
2李恩强,李翔.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新长征,2007(24):54-55.
-
3徐柏春.试论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协调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57-59.
-
4牛翠芳.关于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5):91-93. 被引量:2
-
5李宏琴.试论农产品加工业信息化[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31-32. 被引量:1
-
6高晓影,王昕.浅议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现在和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4(35):206-206.
-
7赵居礼.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对策[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6):31-34. 被引量:1
-
8张志,晓娜.诚域IT:汕头科技的一道彩虹[J].潮商,2008,0(4):36-37.
-
9微软强硬的人才攻势[J].瞭望,2002(4):6-6.
-
10陈和平,白崇军.21世纪美国制造业创新战略[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22(2):3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