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参考文献8
-
1陆书平.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报告[A].张敬涛.中国教育技术调查报告[C].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3.19.
-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7.[DB/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shtml.
-
3王吉庆.信息素养论(第2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
4史忠植.走近人工智能[J].微电脑世界,2001,(16).[DB/OL].http://www.pcworld.com.cn/2001/back_issues/2116/1608a.asp.
-
5David H. Jonassen, ect.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 Prentice-Hall,Inc. 1999.
-
6郑少艾.美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J].中国基础教育网.[DB/OL].http://www.cbe21.com/cai/tashanzshi/000.htm.
-
7Z+Z智能教育软件[J].http://www.zplusz.ws/[DB/OL].
-
8刘向永.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3):35-38.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99
-
1张祥晶,李雪雁.“AI+教育”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2):71-76.
-
2宋海静.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2):126-126. 被引量:1
-
3姚进,林彦杰.关于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0(6):209-211. 被引量:2
-
4李洪修.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可能与实现[J].社会科学战线,2020(1):234-241. 被引量:16
-
5胡欣华.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上海),2020(6):138-139. 被引量:3
-
6李美凤,刘建军.“茶学专业英语”模块化教学研究[J].贵茶,2022(2):49-54.
-
7贺媛媛.基于智能设计的辅助教学和评测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4):61-62.
-
8张剑平,张家华.中英两国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标准之比较[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9):76-79. 被引量:11
-
9许爱娣,张家华.《人工智能初步》选修课CAI课件及其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2):70-72. 被引量:1
-
10胡金木,王云.试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2A):17-1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1
-
1王海芳,李锋.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新进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S1):18-20. 被引量:27
-
2李颖.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功能[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4,8(1):51-53. 被引量:10
-
3周静,冯秀琪.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及功能设计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3,21(6):43-45. 被引量:34
-
4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65-68. 被引量:123
-
5王益,张剑平.教育机器人资源网站的比较分析及开发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70-73. 被引量:4
-
6杜海琼,张剑平.人工智能教育专题网站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65-67. 被引量:5
-
7高凌飚.教材分析评估的模型和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3):1-5. 被引量:105
-
8王素珍,苏谦,杨小燕,付立忠,任卫萍,刘玉琳,林家栋.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4,15(5):30-34. 被引量:2
-
9吴立宝,王光明,王富英.教材分析的几个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36(8):39-42. 被引量:35
-
10闫寒冰,单俊豪.美国创客教育教材分析——以“Design and Discovery”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5):40-4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5
-
1张家华,张国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资源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99-102. 被引量:8
-
2雷云鹤,王枫,冯霞芳.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发展与课程需求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27(11):27-31. 被引量:3
-
3杨慧敏,董小玉.中小学人工智能类教材的困境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22(7):21-24. 被引量:1
-
4尚晓晶,江丰光.两岸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的分析与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2):80-88. 被引量:1
-
5张月,张智.基于新课标的高中人工智能教材分析与评价[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9(4):9-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吴俊杰,毛澄洁.数字科学:培养自由的研究者[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42-46.
-
2孙一加.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高中机器人编程的学习[J].数码世界,2018,0(2):13-13. 被引量:1
-
3杨国龙.国内机器人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5(7):36-41. 被引量:3
-
4王秀艳,田新芳,杨小珍,林雯.机器人教育研究现状及热点剖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0(5):38-42.
-
5吕婷婷,石志国,冀燕丽.国内人工智能教学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9(6):98-107. 被引量:10
-
6杨海茹,叶梨萍,魏倩倩,刘彩鳗,周桥.创客教育视角下机器人教学PTA表现性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6(6):39-42. 被引量:4
-
7岑敏敏.高中人工智能课程微课设计与开发——以《人工智能初步》三个内容为例[J].中小学电教(综合),2021(9):19-21. 被引量:1
-
8张小雷.高中物理教学中人工智能的融合运用分析[J].数据,2022(6):171-173. 被引量:2
-
9尚晓晶,江丰光.两岸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的分析与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2):80-88. 被引量:1
-
10姜树彪,丁原杰.教育出版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的机遇[J].传播力研究,2023,7(17):133-135.
-
1王梅梅,蔡瑞木,邹扬.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人工智能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7(5):159-159. 被引量:2
-
2张勇 ,赵振杰 ,张德新 .数据挖掘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240-241. 被引量:2
-
3薛务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5X):3745-3747. 被引量:2
-
4牛娜.浅谈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学电教(综合),2012(4):77-79. 被引量:2
-
5高俊萍.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多媒体的体会[J].祖国(教育版),2013(1):438-439.
-
6王大武,张权科.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的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25(2):42-42. 被引量:5
-
7马欣.从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看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425-427. 被引量:1
-
8郭建锋.如何走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1):98-98.
-
9余小丽.挑战新课改 上好信息课[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5):15-15.
-
10王芳.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09,0(3):7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