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个半世纪之前,马克思完成了一次哲学的重要变革,这次变革是以实践原则的确立为标志的。实践原则有三个基本的含义:(一)人类生活及其与此相关的一切是哲学关注的唯一对象;哲学所研究的任何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二)哲学解释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哲学研究的最终价值目标,解释世界是哲学提供改造世界思路的前提和手段。(三)人对世界的改造所遵循的是价值原则,即按照人的尺度利用物的尺度,为实现关于未来的理想而改造现实世界。这三重含义的一个逻辑延伸是关于哲学本身的,即:衡量哲学提问和解答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最终标准是它解决(不仅是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实践原则为基础的马克思的哲学,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看世界的哲学(尽管它包含着关于“看世界”方式的见解和对世界的看法),而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面向具体的现实生活本身,发现具体现实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难题,将这些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样的哲学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在现实基础上,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理想,应该如何实现我们的理想。在中国哲学发展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以这样的哲学原则来反思和筹划我们的研究。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49,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