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共1页
Archives Science Bulletin
同被引文献8
-
1胡鸿杰.“改造我们的学习”[J].档案学通讯,2004(4):1-1. 被引量:3
-
2谷龙,向农,郝婧妤.博客带来了网络时代的新文化运动[J].IT时代周刊,2005,15(24):38-45. 被引量:8
-
3王振顶,李歆.“博客”的含义及源流[J].修辞学习,2006(6):73-73. 被引量:6
-
4http://www.ganbu.cn/news/ 2005_720057221592151181_2.shtml (2007.4.22).
-
5杨晨光.《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营造宽广空间》,《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6日第1版.
-
6纪秀君.《原创性:博士学位论文“生命线”》,《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26日第1版.
-
7孟繁华.《什么是学习-单环学习、双环学习》,http://edu.sina.com.cn/1/2005-08-04/2109124411.html(2007.4.23).
-
8胡鸿杰.论中国档案学的结构与功能——档案学概论评析[J].档案学通讯,2002(6):11-1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李静,王明珠.将博客引入专题特色数据库的设想[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4):97-99.
-
2钟其炎,杨丹娟.档案博客的现状调查分析[J].湖北档案,2008(6):16-18. 被引量:7
-
3钟其炎,杨丹娟.档案博客的现状调查分析[J].档案管理,2008(5):72-74. 被引量:5
-
4武琳,谢晓静.国内外档案博客的发展与影响分析[J].北京档案,2008(12):22-24. 被引量:8
-
5苏君华,周林兴.档案学个人博客给档案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湖北档案,2009(3):14-16. 被引量:3
-
6张玥,朱庆华.学术博客交流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2):25-29. 被引量:48
-
7李楠.我国内地档案学个人博客特点分析与发展建议[J].档案与建设,2009(7):25-26. 被引量:4
-
8李楠.论国内档案博客资源的组织建设[J].湖北档案,2009(6):11-15. 被引量:1
-
9李楠.对档案学界博客现象的观察与思考[J].湖北档案,2010(6):12-15. 被引量:2
-
10倪代川,戚颖.档案信息网络传播案例评析——以《档案界》网站及《档案界》电子杂志为例[J].档案管理,2010(5):59-62. 被引量:1
-
1陈寒鸣.现代化的传播与自生刍议[J].理论与现代化,1990(9):12-15.
-
2靳雯.论辩中的“移花接木”[J].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09(11):37-37.
-
3王学锋.知难行易:新闻工作“思维力”从何处来[J].新闻与写作,2013(11):94-95.
-
4王吉胜.办刊之路 任重道远[J].保密工作,2012(6):13-13.
-
5李扬.想当初,那些人……——“五四”前后知识者心态的再反省[J].博览群书,2009(5):22-25.
-
6吴福辉.对《博览群书》的祝贺与期望[J].博览群书,2009(12):18-19.
-
7电视广告经营“三促”[J].广告大观(综合版),1996(9):28-28.
-
8王大伟.英国儿童的十大宣言[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1(2):17-17.
-
9王大伟.英国儿童十大宣言[J].幼儿教育导读(上半月),2010(9):45-45.
-
10王大伟.英国儿童十大宣言[J].课外阅读,2010(14):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