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业通报》
2006年第4期164-165,共2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参考文献8
-
1提高春茶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J].中国茶叶,1991,13(6):40-40. 被引量:1
-
2胡坪,黄婺,叶世扬,方目标.试论中产茶园的改造[J].中国茶叶,1991,13(4):18-19. 被引量:2
-
3钱时霖.增加春茶、提高单产综合技术研究[J].茶叶,1991,17(1):14-18. 被引量:1
-
4瞿云明.春茶高产、优质、早上市的五条技术措施[J].茶叶科学技术,1991,0(2):37-37. 被引量:1
-
5洪安忠.密植茶园大面积优质高产试验总结[J].茶叶,1991,17(3):23-25. 被引量:1
-
6雷天.改造低产茶园的技术对策[J].福建茶叶,1994(4):31-32. 被引量:2
-
7雷天.上杭县茶叶采摘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茶叶,1996,18(4):40-41. 被引量:2
-
8颜湧泉,孟福东.浅谈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J].中国茶叶,2005,27(4):38-3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18
-
1雷天,华伦胜.上杭湖洋当前茶叶采摘上的问题及对策[J].茶叶通讯,2006,33(4):40-42. 被引量:1
-
2张亚莲,王旭,李赛君,常硕其,傅海平,刘红艳.中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J].茶叶通讯,2007,34(4):6-8. 被引量:1
-
3林金钩.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1-13. 被引量:6
-
4潘伟彬.生态茶园复合栽培的农学与生态学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65-67. 被引量:10
-
5杨荷枝.浅谈生态茶园建设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9,34(4):35-36. 被引量:2
-
6郭桂松,朱克西.普洱茶生态茶园关键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63-65. 被引量:6
-
7林秀珠,颜涌泉.永春县生态茶园建设规范初探[J].茶叶科学技术,2011(1):34-35. 被引量:2
-
8毛加梅,唐一春,玉香甩,汪云刚,何青云,冉隆珣,刘德和.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10,30(5):9-10. 被引量:21
-
9田林凤,刘相会,孙云先.山东茶区生态茶园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05-105. 被引量:3
-
10李汉高.速生丰产茶园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61-61.
同被引文献4
-
1封槐松 王国庆.中国茶叶.特稿第6期,2007,(3):30-30.
-
2王秀铿 黄仲先等.机采茶树留蓄秋梢.茶叶通讯,1983,(1).
-
3胡坪,黄婺,叶世扬,方目标.试论中产茶园的改造[J].中国茶叶,1991,13(4):18-19. 被引量:2
-
4曾贞,黄亚辉,粟本文,刘霞林,郑红发.茶树成花前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J].茶叶通讯,2002,29(3):7-9. 被引量:4
-
1杨锋,孙建设,伊凯.苹果重茬建园及管理技术[J].北方果树,2013(1):25-26. 被引量:4
-
2杨储丰,夏琼.上海市果树品种、树龄结构调查报告[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5):1-3.
-
3李斌超.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及改造措施[J].河南林业,1999(1):16-16.
-
4徐华.低产茶园成因及改造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262-262. 被引量:2
-
5刘玉珍.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45(5):35-36.
-
6王福祥.芦柑在高产条件下的稳产栽培措施[J].福建果树,1992(4):52-54.
-
7李其才,宋憬愚,丁雷,徐延震.罗氏沼虾池塘精养高产试验[J].水利渔业,1996,16(3):47-48.
-
8江余昌,李文炳,们发培.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06(2):40-40.
-
9贾振丽,陈建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汉中科技,2006(4):25-26. 被引量:3
-
10杨翠芝.龙陵县低产茶园改造措施探讨[J].云南农业,2010(1):35-3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