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2006网络教育国际论坛”述略
被引量:12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S期5-9,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63
-
1王福胜,徐乃庄.高校网络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4):46-49. 被引量:20
-
2侯建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评价及保证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5(3):9-13. 被引量:15
-
3伯纳狄特.罗宾森,李林曙.中、西方远程教育模式的差异[J].中国远程教育,1999(2):17-19. 被引量:8
-
4丁兴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国际比较研究及其结论[J].远程教育杂志,2004,22(3):7-9. 被引量:14
-
5陈剑琦.UNESCO/OECD:加快"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7):91-91. 被引量:3
-
6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4(08X):18-22. 被引量:98
-
7徐辉富.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研究概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27-30. 被引量:30
-
8于云秀.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S):12-16. 被引量:83
-
9韩晓燕,张彦通.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4,22(5):26-29. 被引量:17
-
10张秀梅.远程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计划国际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4(12S):22-2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2
-
1金英,张利生.西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08-111.
-
2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琤.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6):12-24. 被引量:129
-
3李怡.哈曼框架下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要素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20(3):56-59. 被引量:7
-
4黄复生.国际视野下的跨境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5):17-24. 被引量:7
-
5刘尧,傅宝英.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及其质量保证问题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09,3(3):31-36. 被引量:4
-
6赵建华.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30(7):87-91. 被引量:6
-
7汤颖杰,李陶深.高校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4):317-319. 被引量:2
-
8查代春.远程开放大学内部质量保证“铁三角”原理[J].中国远程教育,2011(21):28-33. 被引量:9
-
9张炳华.开放大学质量标准及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25(5):12-17. 被引量:5
-
10沈欣忆.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证核心要素研究[J].开放学习研究,2017,22(3):24-3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97
-
1玄春妍.加强朝鲜族地区开放教育建设,建构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2):139-140.
-
2郭文革,张梦哲,续芹,雷静,刘洋.同时“在场”与在线“面对面”——对国外26篇在线同步视频教学研究的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21(2):27-35. 被引量:23
-
3陈玉明.游戏式网上学习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9(S1):73-75.
-
4郭炯,张程程.协作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9(5):77-81. 被引量:6
-
5张振虹,黄荣怀,陈庚,徐琤.学会发现问题 促进网上学习的真正发生--基于网上学习中发现问题方式的中英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8(11):32-36. 被引量:5
-
6郭炯,黄荣怀,陈庚.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运行现状及质量保证措施--基于“在京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估”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1):40-46. 被引量:30
-
7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27(1):3-7. 被引量:129
-
8张杰,孙沛,景雯.基于.NET的引领式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4):2790-2792. 被引量:2
-
9张满才.人本主义思想与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3):36-39. 被引量:14
-
10吉喆,邱崇光.也论网上学习的发生及条件——兼与黄荣怀《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商榷[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4):57-61. 被引量:8
-
1赴加拿大职业教育考察团.加拿大职业教育一瞥——加拿大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世界教育信息,2007,20(3):58-59. 被引量:2
-
2聂鸿英.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学生观之比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3):15-17. 被引量:1
-
3吴蔚,张景轩,徐琛.迎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J].教育与职业,2006(4):18-23.
-
4尘衣.“他是我的爸爸”——专访九年如一日照顾病父的少年孙江波[J].初中生(阅青春),2007(5):4-7.
-
5陆瑛.全民参与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研究——爱尔兰科克终身学习节的启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28-31. 被引量:2
-
6侯瑞荣.善待孩子的任性[J].山东教育,2004(33):26-26. 被引量:1
-
7学者春秋 梁北汉副院长简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
-
8黄美德.对中美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2):140-140.
-
9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新HSK考试[J].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11(2):99-99.
-
10王伟.企业大学——职工培训的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2002(1):38-4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