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3,共5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参考文献16
-
1学文,1935.
-
2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第228页、第309页,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
3彼得·福克纳 傅礼军译.《现代主义》[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年..
-
4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A]..《雕虫纪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2页.
-
5卞之琳.《〈冯文炳选集〉序》[J].新文学史料,1984,(2).
-
6《谈新诗》第16章"《妆台》及其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17-218页.
-
7卞之琳.《〈冯文炳选集〉序》.第三次公开出现在《冯文炳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
8梁宗岱.《象征主义》[A]..《诗与真》[C].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85-86页.
-
9《谈新诗》第4章
-
10.《谈新诗》[M].,.第39,30页.
共引文献53
-
1卢红敏.漫步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简论林徽因的诗作[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6):57-60.
-
2石中晨.严肃的嬗变——戴望舒诗歌创作转向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69-71.
-
3王光明.自由诗与中国新诗[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61-172. 被引量:14
-
4谢冕.论中国新诗[J].文学评论,2002(3):100-111. 被引量:16
-
5陈太胜.梁宗岱的形式主义新诗理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4(5):28-34. 被引量:2
-
6张林杰.都市文化环境与三十年代诗歌审美视野的变迁[J].文学评论,2004(6):110-117. 被引量:2
-
7张渝生.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中西艺术融合[J].文艺研究,2001(2):105-110.
-
8陈旭光.表现出“一个新维度里的新颖”——论现代主义诗歌的文学精神或诗学思想[J].国外文学,2001(2):15-21. 被引量:1
-
9许霆.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观念演进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40-44. 被引量:1
-
10张林杰.20世纪30年代诗人的读者意识与诗歌的交流危机[J].江汉论坛,2005(10):110-1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6
-
1姜涛.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J].学术月刊,2007,39(1):97-104. 被引量:9
-
2高恒文.“人类”的“灾难”与“寂寞”——论废名诗歌的思想内涵与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1):79-90. 被引量:4
-
3陈建军,冯思纯(编订).废名讲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4纪弦.新诗论集[M].台北:大业书店,1956.
-
5冯文炳.冯文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
6罗振亚.迷人而难启的'黑箱'-评废名20世纪30年代的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2).
-
7郑敏.我对新诗的几点意见[N].文艺报,2011-04-22.
-
8废名.谈新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63.
-
9废名.《说梦》[J].语丝,1927,(5).
-
10孙作云.《论“现代派”诗》[J].清华周刊,1935,43(1).
-
1刘仁阳.《仲夏夜之梦》的艺与思[J].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2):42-44.
-
2李现凤.浅析太宰治中期创作的出发[J].青年文学家,2011,0(18):22-22.
-
3贺阿丽.偶然的事件还是命运的预兆——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欣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7):133-134. 被引量:1
-
4李冰雁.开辟鲁迅研究的新路径——鲁迅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1(12):95-97.
-
5我们需要英雄[J].刊授党校,2015,0(8):5-5.
-
6夏小雨.普通的生活失败的诗歌——论穆旦晚年诗[J].中外诗歌研究,2013(1):35-35.
-
7九之尾.妖怪 我们要辟谣[J].中华遗产,2016,0(4):132-133.
-
8汪介之.高尔基中期创作的艺术特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6-71. 被引量:2
-
9秦相.从“麦康伯”和“威尔逊”看海明威的男权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7X):39-40.
-
10柳向荣.阅读《诗经》:探寻我们的抒情范式[J].朔方,2015,0(4):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