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0-71,共2页
Theory Journal
参考文献1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789
-
1苏志宏.议会道路与晚年恩格斯[J].社会主义研究,2004(4):3-5.
-
2李知恕.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J].理论与改革,2002(3):32-35. 被引量:5
-
3王炎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
4董文芳.现代政治稳定的创新路径[J].齐鲁学刊,2001(2):133-139. 被引量:2
-
5叶启绩.哲学发展的回眸与思考[J].文史哲,2001(2):22-26.
-
6李安增.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诠释[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07-110.
-
7黄平.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一致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17(6):56-58. 被引量:1
-
8孔陆泉.新情况、新问题、新认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2002(2):82-85.
-
9董宝训.我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再认识[J].文史哲,2001(1):86-93.
-
10周春水.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究竟能否跨越?[J].社会主义研究,2001(1):14-16.
同被引文献7
-
1和学新.主体性教学:内涵与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44-50. 被引量:19
-
2陈龙国.论高校学生管理权之法律属性[J].理论前沿,2006(23):22-23. 被引量:6
-
3黄崴.完整地理解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J].教育研究,1995,(10):36-36.
-
4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
5包小红.教育主体与师生关系阐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2(2):17-20. 被引量:26
-
6高天明,彭玉生.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透视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47-50. 被引量:9
-
7闫桂芳.高等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与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6,26(12):6-8. 被引量:1
-
1本刊记者.哲学与现实生活——访郭湛[J].哲学动态,1990(1):7-10.
-
2罗诗裕,邵明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2):30-34. 被引量:3
-
3张菲洲,刘忠诚.也谈哲学的本性、命运及前途——与郭湛同志商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12(3):70-71.
-
4田坤,李梅.马克思的实践生态观[J].学理论,2012(27):1-2. 被引量:1
-
5张瑞芳.诚信的哲学意蕴[J].甘肃理论学刊,2004(2):40-42. 被引量:3
-
6周睿.“自然”的显隐——书法本体观中自然与主体关系的演变[J].文艺研究,2012(3):109-117. 被引量:6
-
7关惠玲,范秋迎.论邓小平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运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17(1):95-97. 被引量:2
-
8万书辉.主体疯狂的批判性反思——齐泽克对拉康派精神分析理论的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07(4):46-49. 被引量:1
-
9史衍朋,张广亮.试论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的关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50-151. 被引量:1
-
10孔祥尧.从对象性活动到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基于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第二条的解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3):6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