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斑点叉尾鮰人工催产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斑点又尾鮰又称沟鲶.原产于北美洲,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易捕捞、易垂钓等优点。近年,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在全国越来越得到重视.养殖面积和加工出口量日益增大,从而对苗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缓解市场压力、提高斑点又尾鮰产卵率.笔者一改承袭己久的池塘自然产卵方式.尝试利用自身繁育基地20口小型水泥池(每口6m^2)进行人工催产试验.采取人工注射催产剂、水泥池自然产卵受精、人工孵化的新方法.获得了成功。
作者
马爱林
机构地区
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
出处
《内陆水产》
2006年第12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人工催产技术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又尾鮰
养殖面积
营养价值
市场压力
催产试验
繁育基地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1
秦战营.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商品鱼高产高效技术[J]
.河南水产,2012(1).
被引量:1
2
牛满津.
人工繁殖技术在斑点叉尾鮰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3):59-59.
被引量:1
3
向建国,周进,金宏.
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4):355-358.
被引量:27
4
黄二春,余炳基,朱勇夫,付帅军,张从义.
斑点叉尾鮰人工催产技术与效果[J]
.内陆水产,2005,30(4):8-9.
被引量:2
5
孙建,宋文会.
斑点叉尾鮰高密度流水养殖技术研究[J]
.水产养殖,2005,26(5):19-20.
被引量:1
6
陈若军.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育和饲养技术[J]
.内陆水产,2005,30(11):14-15.
被引量:1
7
陈春才,李建,蔡云飞,叶国佳.
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和繁殖期管理应掌握的技术环节[J]
.中国水产,2006(3):40-41.
被引量:3
8
江林源.
广西地区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试验[J]
.水利渔业,2006,26(3):48-49.
被引量:2
9
王广军.
我国大陆斑点叉尾鮰养殖现状分析[J]
.渔业致富指南,2006(15):11-13.
被引量:6
10
陈奇.
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高产高效技术[J]
.齐鲁渔业,2007,24(6):17-1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王明宝.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J]
.河南水产,2010(4):22-23.
2
王远吉,赛清云,李永军,王燕.
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工厂化繁育试验研究[J]
.渔业现代化,2018,45(5):31-35.
1
杨建新.
斑节对虾亲虾人工催产技术[J]
.水产养殖,1994,15(1):5-6.
2
董春花.
四大家鱼的人工催产技术[J]
.农村科技开发,2002(11):24-24.
3
李骏民,王佳喜.
胭脂鱼人工催产技术[J]
.科学养鱼,1991(3):6-7.
4
赵正林.
美国青蛙的人工催产技术[J]
.专业户,1996(5):29-29.
5
张飞明,张友良,张煜.
松江鲈鱼养殖技术之二 松江鲈鱼人工催产技术[J]
.科学养鱼,2011,33(9):14-15.
被引量:2
6
王敏,张泗光.
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的人工催产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00,39(2):58-59.
被引量:5
7
李崇高.
梨速生丰产高接换种技术[J]
.中国果菜,2005,25(5):11-11.
被引量:1
8
黄贵蓉.
草、鳙人工催产试验[J]
.科学养鱼,2007,29(7):10-11.
9
陈军,赵春刚,赵立.
乌苏里江大麻哈鱼人工催产技术初步研究[J]
.黑龙江水产,2011,30(5):13-16.
10
郭从霞,史飞,朱士祥,赵西才,林青霞.
史氏鲟人工催产试验[J]
.水产养殖,2010,31(11):18-20.
被引量:1
内陆水产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