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日化》
1996年第4期15-18,共4页
Beijing Daily Chemical
同被引文献23
-
1李卫东,李瀛,李裕林.大环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Ⅵ.(±)-Cembrene-A全合成新途径[J].中国科学(B辑),1993,23(1):15-19. 被引量:4
-
2王植材,郑其煌,高碧,范世彦.单萜型化合物的烯丙位氧化和卤代反应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3):51-56. 被引量:1
-
3李瀛,李卫东,李裕林.大环二萜化合物的研究ⅩⅥ.(±)-Malabaric Acid和Anisomelol前体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1996,4(2):128-131. 被引量:2
-
4崔建国,卢军,黄初升.含硫香料——硫代芳樟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8(1):10-13. 被引量:5
-
5杨泽榆,邓卫慈.麝香草酚的合成[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1990,11(1):80-82. 被引量:7
-
6王贵阳生,苏镜娱,曾陇梅.(±)-表-马氏醇的合成(Ⅱ)[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11):1734-1737. 被引量:1
-
7江焕峰,严兆华,萧树德.2,6-二甲基-7-辛烯-2-烷基(或羟烷基)醚的合成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6,16(4):7-12. 被引量:3
-
8林耀红,谈燮峰,萧树德.合成芳樟醇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1997(3):45-54. 被引量:15
-
9李世业.由芳樟醇制取β─胡萝卜素的可能性[J].安徽化工,1997,23(4):18-19. 被引量:2
-
10莫芬珠,平其能,哈尼夫.四氢香叶醇的酯类衍生物合成及其透皮促进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8,29(2):92-93.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6
-
1陈献锟,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韦小杰,童张法.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松节油加氢性能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1115-1120. 被引量:6
-
2张超,李茜,李文麾.一种麝香草酚的合成方法[J].辽宁化工,2014,43(5):531-533. 被引量:1
-
3廖圣良,商士斌,司红燕,饶小平,宋湛谦.松节油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33(7):1856-1863. 被引量:14
-
4王小燕,于世涛,侯胜利,陈祥云,解从霞.[BMIM]BF_4中钌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6,36(6):81-86. 被引量:1
-
5侯文彪,李伟,李前,陈小鹏.松节油体系组分饱和蒸气压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6,45(12):14-18. 被引量:3
-
6刘壁莹,蒋丽红,王亚明,郑燕娥,郭炜,朱桂华.RhCl(PPh3)3的制备及其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J].林产化学与工业,2020,40(4):123-12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