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粳稻糙米垩白率研究初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对正反交4个组合F1代和F2代、F6和F7世代的糙米观察,计算垩白率及上下代间的垩白下降率。初步认为:父本对后代垩白率的影响大于母本;垩白率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无垩白率属稳定性状,能稳定遗传后代。
作者
李昌利
王俊茹
机构地区
铁岭市农科所
出处
《垦殖与稻作》
1996年第4期8-9,共2页
Reclaiming and Rice Cultivation
关键词
粳稻
垩白率
下降率
水稻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1
1
莫惠栋.
我国稻米品质的改良[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4):8-14.
被引量:323
2
石春海.
水稻粒形与优质米育种[J]
.中国农学通报,1994,10(1):41-45.
被引量:39
3
徐云碧,申宗坦.
籼稻米粒垩白的遗传[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9,15(1):8-13.
被引量:26
4
莫惠栋.
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2):1-7.
被引量:56
5
鲍根良,奚永安.
粳稻垩白与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它性状的相关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1997,9(1):1-4.
被引量:32
6
赵式英.稻米的垩白(综述)[J].国外农学-水稻,1984,(4):25-26.
7
泷田正.水稻籽粒大小的遗传及其与诸性状的关系[J].国外农学-水稻,1987,(1):18-20.
8
周广洽 谭周磁.水稻结实期温度对米粒外观品质和淀粉形成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1986,(6):5-9.
9
郭二男 潘增 等.粳稻腹白米的研究[J].作物学报,1983,9(1):31-38.
10
泷田正.水稻粒形特性与育种[J].农业技术,1990,44(6):39-42.
引证文献
3
1
张亚东,汤述翥.
粳稻粒形对稻米垩白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5):15-16.
被引量:8
2
陈嘉东,王亚军,钟国才,万娟,陈威,朱丽琼.
广东省优质大米品质指标的研究[J]
.粮食储藏,2009,38(1):48-51.
3
张亚东,汤述翥,江宇飞,孙叶,孙红芹,林静.
粳稻粒重与稻米外观品质的相关性[J]
.江苏农业学报,2004,20(2):70-75.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马洪文,代晓华,王昕,王坚,强爱玲,刘炜,史延丽.
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20-24.
被引量:4
2
张亚东,王才林,林静,张宏根,汤述翥.
水稻粒重的粒位效应及遗传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15-18.
被引量:4
3
王志,项祖芬,胡运高,刘定友,侍守佩,褚旭东,黄廷友.
高千粒重优质恢复系绵恢3728的选育与利用[J]
.杂交水稻,2007,22(6):20-21.
被引量:4
4
张安存,周凤明,潘国庆,吕宏飞,翁爱平,刘金伟.
江苏省粳稻品种产量分析及今后改良重点[J]
.北方水稻,2008,38(5):32-35.
被引量:5
5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
基因型×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谷粒性状遗传效应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5):65-70.
被引量:3
6
王洪飞,仇秀丽,林强,周卫营,杨小飞,张敏,王乃元,郑秀平.
新质源(CMS-FA)杂交稻谷粒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11,29(4):1-4.
7
张颖慧,谢永楚,董少玲,张亚东,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王才林.
利用水稻籼粳重组自交系群体研究粒型性状与千粒重的相关性[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2):231-235.
被引量:16
8
边建民,贺浩华,朱昌兰,彭小松,傅军如,贺小鹏,陈小荣,胡丽芳,欧阳林娟.
江西水稻保持系不同品种粒形性状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57-59.
被引量:2
9
孙庆昌,刘华招.
无垩白或低垩白稻米育种浅析[J]
.现代化农业,2013(4):38-39.
10
剧成欣,张耗,董晶晶,王志琴,杨建昌.
江苏省粳稻品种演进过程中产量和米质的变化[J]
.中国稻米,2013,19(6):11-16.
被引量:7
1
覃瑞,许泽永,张宗义,陈坤荣,方小平,晏立英.
侵染红花的黄瓜花叶病毒的鉴定及株系初步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9,21(2):65-68.
被引量:2
2
蔡秋芳,周赓坚.
冬小麦品种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及选择的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7(1):9-18.
被引量:4
3
刘圣高,刘刚,钱祖坤,张国平,周绍桢,文光红.
马里兰烟系列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2015,21(5):21-27.
4
哈娟,杨雨明,闫昱宽.
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87-188.
5
覃瑞,王昌军,刘学兵,许泽永.
自然侵染白肋烟的黄瓜花叶病毒的鉴定[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1):21-26.
6
王浩,马魁武,林兴兵.
花生品种区域试验遗传型品种(系)稳定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1993,22(5):9-12.
7
梁理民,刘有良,王增信,梁正兰,姜茹琴,钟文南.
陆地棉×斯特提棉种间杂交创造抗枯黄萎病新种质[J]
.西北农业学报,2002,11(4):16-18.
被引量:11
8
苏保,王乌齐.
Ⅱ优航2号高产结构分析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41-42.
被引量:1
9
苏保,王乌齐.
特优175高产结构分析和配套栽培技术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98-100.
被引量:2
10
刘贺梅,王书玉,胡秀明,殷春渊,王和乐.
新稻19号高产结构分析与配套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2(1):12-13.
被引量:2
垦殖与稻作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