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拉祜族游猎游耕农业文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拉祜族是在游猎生产中崛起的民族,因而拉祜族文化最初为游猎文化。崛起于游猎生产的拉祜先民,在经历漫长历史岁月演进后,最终归宿于农业,创造出拉祜农耕文化。拉祜农耕文化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刀耕火种”的游耕生产方式。
作者
袁建华
机构地区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4-25,共2页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拉祜族
游猎文化
游耕农业文化
刀耕火种
轮耕制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1
马小骥.
多元智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5):142-143.
被引量:1
2
卢艳兰.
论德育功能的科学内涵[J]
.理论月刊,2008(2):179-181.
被引量:5
3
罗承松.
社会变迁中的拉祜族游艺民俗[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19-23.
被引量:1
4
禇晓蓉.
认识拉祜族“芦笙舞”[J]
.普洱学院学报,2013,29(2):5-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孔秀丽,倪明霞.
论拉祜族“芦笙舞”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J]
.新余学院学报,2017,22(2):134-1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剑.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拉祜族“芦笙舞”开展现状及传承与发展[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3):22-24.
2
杨盼.
晴隆苗族“格尼角抓旮”传承价值分析[J]
.文学教育,2018,0(33):68-70.
1
胡起望.
试论瑶族游耕的发展[J]
.云南社会科学,1988(1):61-67.
被引量:1
2
李根.
从游猎到游耕:拉祜族传统生产方式的发展与演变[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3):36-39.
被引量:6
3
徐玉长,晋群.
拉祜族:从游耕游猎走向现代生活[J]
.民族工作,2000(5):12-13.
被引量:1
4
邓丽颖,白怡然,妥永苍,马俊杰,赵实,谢鹏.
千江映银川[J]
.中国国家旅游,2013(10):40-83.
5
胡美术,王希辉.
居山游耕:中越边境瑶族生计方式形成动因与作用探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4):18-22.
被引量:1
6
刘晓春.
鄂伦春族地区农业问题分析[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5(4):41-42.
7
马文秋.
绝境棕熊[J]
.学生阅读世界(小学生),2015,0(7):39-39.
8
莫金山.
居山游耕:瑶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
.广西民族研究,2005(2):116-121.
被引量:11
9
陈海宏,郑明钧,谭丽亚.
怒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探析[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7):60-63.
被引量:3
10
侯波.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J]
.黑龙江档案,2015,0(1):34-34.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