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本改编刍议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成功有赖于剧本的改编。改编本保持了汤显祖原本《牡丹亭》情理冲突和人性解放这一思想观念。改编本对原本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在曲词、宾白的改编上采取只删不增的原则,基本做到了“减头绪”、“立主脑”的效果。本文以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为据,对上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并指出此次改编的借鉴意义之所在。
作者 张洪海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同被引文献7

  • 1蓝利萍.浅谈接受美学的读者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z2):225-227. 被引量:21
  • 2白先勇.《牡丹亭上三生路--制作“青春版”的来龙去脉》.韵姹紫嫣红(牡丹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 3白先勇.《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 4伊瑟尔.《隐在的读者》[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9.
  • 5白先勇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aixianyong.
  • 6白先勇.《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中的剧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版.
  • 7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2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